今年6月21日是夏至。这天,太阳直射点到达地球赤道的北回归线(约北纬23.5度),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去白昼递增。既然夏至这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那为什么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原来,大气不善于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大气的增热,是靠地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后,又用长波辐射的形式给予的热。接近地表空气的热量,有一个不断积累储蓄的过程,当热量达到最多的时候,气温才达到最高。夏至过后,大概要等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才为最高,不少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期间又常值长江中下游、江淮一带梅雨期,此间地面虽然增热,但降水降温或水分蒸发又会消耗热量,使近地层增温受抑。在农业上,此时早稻进入抽穗扬花期,而中稻正值分蘖旺盛期,棉花恰是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且并进的现蕾期,生理需水量大,故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来源: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