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先用后付”,你“被开通”了吗?

专家:很便利但有风险
南方工报 2024年12月23日

  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网购时一不小心就被电商平台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既不用密码也不用刷脸就能下单购物,这个新功能看似“便利”,但却带来了不少烦恼。

  “秒开通”却有烦恼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先用后付”,相关投诉高达9292条。

  “淘宝购物未提醒直接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我申请全部退款后,想解除‘先用后付’功能授权。客服不给解除,说有订单未完成。我把截图发给她证明我退款成功了,对方还是不给解除,说我订单未完成,他们要审核。开通不经过我同意,我退款已经成功了,还要审核?哪门子的道理?”网友机灵喵留言道。

  另一位网友反映,淘宝的“先用后付”有额度提示却不显示往来明细。“有总额度,却没有往来明细,让消费者深感消费不明。即便是银行App也要往来流水。”

  “自动扣款、免密支付,开通这些功能后会不知不觉买很多东西。家里有小孩的,小孩不用输入密码就能买一堆东西。”家住深圳的吴先生也遇到了“先用后付”的烦恼,他说,“我很讨厌这个功能。之前会诱导你用,除非你有意识取消,否则就会默认开通,我都没注意。”

  记者登录自己的淘宝App发现,不知何时自己也被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想要关闭,在购物界面找了半天没找着。记者无奈搜索相关信息,根据网友的“关闭攻略”,才找到“关闭服务”界面。

  在京东App,记者也发现了类似功能,名为“先享后付”,针对的是小白守约分300分以上的消费者。系统提示“先享后付,下单成功15天后系统自动扣款”;抖音App类似功能叫“抖音月付”,消费者可选择在确认收货后付款,1个月为结账日。

  很便利但有风险

  针对电商平台推行的“先用后付”功能,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些电商平台原先设有“购物车”和“直接购买”两个按钮,供消费者选择。然而,现在部分平台将直接购买按钮改为“先用后付”,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只有一个选项。这种改变导致许多消费者在尚未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就轻易完成了购买,从而产生了错误购买的情况。

  他认为,虽然“先用后付”作为新用户服务可以进一步促进交易,但如果平台通过这种设置诱导消费者进行非理性购买,显然不利于电商行业健康发展。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联席合伙人梅明珠律师则认为,消费者有权知晓自己所使用的服务内容和相关风险隐患,并有权自主选择相应的服务和商品。“先用后付”功能在未得到消费者明确同意的情况下被强制开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知情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同时,在使用“先用后付”功能时提供的个人信息如果被泄露,也容易导致安全问题。

  梅明珠认为,在“先用后付”模式下,如果消费者忘记付款或逾期付款,将会面临利息和滞纳金处罚,还可能影响个人信用记录。若因“先用后付”模式而遭受经济损失,消费者可通过与平台或商家协商沟通、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向行政部门投诉、到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南方工报消费 07电商“先用后付”,你“被开通”了吗? 2024-12-23 2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