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安全帽“合格证”竟能网上购得、过期近20年的安全帽仍在售卖、生产厂家以防尘帽冒充安全帽……据近日央视新闻报道,多地安全帽市场从生产、销售到使用各环节均存在监管漏洞,导致劣质安全帽流入建筑工地,危及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
媒体观点
“一掰就碎一摔就坏”,安全帽不能成“摆设”
中工网:劣质安全帽持续流通,暴露出当前安全帽生产、销售、使用等各环节仍存在监管漏洞。在生产端,一些已经拿到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安全帽生产企业,也在偷偷从事劣质安全帽的生产;在销售端,有线下商家利用厂家直发模式逃避监管和抽查,而线上商家则明目张胆地销售劣质安全帽和虚假合格证;在使用端,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采购环节缺乏严格把关,甚至明知是不合格产品依然购买……这些都为劣质安全帽提供了生存土壤。
要根治这一问题,需要全链条全领域加强监管。首先,要强化生产源头管理。监管部门既要严查无证生产行为,也不能放松对已持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监督,要不定期开展抽检,从源头杜绝劣质安全帽出厂。其次,要完善销售端的市场管理,对于线下批发市场,加大突击抽检的力度,严厉打击劣质安全帽的销售,同时要“顺藤摸瓜”,斩断整个购销链;对于电商平台,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及时清退违规商家。除此之外,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力度,对于使用不合格安全帽的企业,要依法追责,形成有效的监督倒逼机制。
为了生产一线工人“头顶的安全”,安全帽绝不能沦为摆设,更不该成为重大安全隐患。从生产到销售,再到使用,堵住每一个环节的漏洞,守好门把好关,确保每一顶安全帽都质量过关、名副其实,就诸多职工的生命而言,不是多高的要求。现实中,安全帽关键时刻真能救命,应该成为常态。
网友热议
乐**:安全帽关键时刻真能救命,绝不能沦为摆设。
湖*日*:安全帽超期使用,其外壳材料易老化脆裂,抗冲击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和阻燃性都会大大降低,起不到对劳动者应有的防护作用。
*先*:不让劣质安全帽再成市场“抢手货”,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善用工环境,织就一顶保障劳动者各项合法权益的“法治帽子”,以更科学的制度保障、更平等的雇佣关系、更公平的就业环境等助力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得到更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