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劳模工匠助力“优大强”企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工报 2025年03月03日

  位于潮州市的广东创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国欣突破传统思维,带领团队开发新工艺、新设备。2024年5月8日,该公司第一条智能化不锈钢内锅激光雷雕机械手成功投用,生产线从原来的5人减少到2人,人工成本下降60%。随着5套“机械手”全部投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实现产品结构和工艺的新突破。他的故事,正是潮州市“优大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潮州实践中,潮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培育扶持“优大强”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推动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聚集,全力培育扶持一批“优大强”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像陈国欣这样的劳模工匠,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凭借卓越的技艺、不懈的创新精神和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企业以劳模工匠为引领,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升级,在各自领域实现突破,不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更为“优大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广东樱井科技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科研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和自动化设备,依托劳模和工匠人才,在节水卫浴、智能马桶等产品研发上取得突破,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优大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该公司第二注塑车间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

  获评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广东凯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班组,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公司竞争力。面对行业需求变化,劳模工匠团队制定分级建设策略,强化并提升医学实验室运营服务能力,实现降本增效。公司的HPV检测试剂集采产品成功进入采集A组,并位列第一,占参与集采的各省份医疗机构年度总需求量的24.17%,为企业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此外,劳模工匠团队还积极参与国际化业务布局,推动公司完成AEO认证,实现与48个国家互认,为公司进出口业务提供了通关便利,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技能传承培养新生力量

  劳模工匠依托“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借助师徒结对、技能比武等方式,将技艺和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为企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

  在广东四通陶瓷有限公司,2008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蔡镇通通过设立创新工作室,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有效提升了企业员工的整体技能水平。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不仅掌握了传统陶瓷工艺,还针对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资源与环境等新技术进行重点研发,促进企业销售额实现大幅增长。

  来自广东无穷食品有限公司的刘木泉是2024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公司推出新产品虎皮鸡爪的过程中,面对油炸生产线油量损耗高、温度控制不均匀等问题,刘木泉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逐一解决技术难题,确保设备按时交付生产。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项目,成功导入自动化设备(包括移动解冻池、滚揉机、连续油炸生产线等),为新品快速量产起到了关键作用。

  工会搭台激发创新潜能

  2024年以来,为更好发挥劳模工匠在助力“优大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潮州市总工会从制度建设、平台搭建、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全力保障劳模工匠的成长和作用发挥。

  一方面,完善制度建设,保障劳模工匠权益。建立健全劳模工匠的评选、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强对劳模工匠的关爱和扶持,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潜心钻研。另一方面,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劳模工匠潜能。积极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潮州工匠学院等平台,为劳模工匠开展技术革新、成果转化、技能传承等活动提供支持,共同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此外,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尊重劳模工匠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宣传资源,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讲好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提高劳模工匠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尊重、学习劳模工匠,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成为普遍共识,携手奋进新征程,助推潮州高质量发展。(卢秀樱)

南方工报职工 07潮州:劳模工匠助力“优大强”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03 2 2025年03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