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韶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国强。单位供图
谈体会 做好工会工作能够让广大职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请谈谈您对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学习体会,特别是报告中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的规划给您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吴国强:报告政治站位高、目标导向明、实践路径实。
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用“五个始终坚持”凝练广东工会的政治底色,尤其在强化职工思想引领方面,通过“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扎根职工群体,充分彰显了广东工会政治引领作用。同时报告突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充分发挥工会牵头抓总作用,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彰显了广东工会大局担当意识。
报告对未来五年工作的规划,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报告用五个“新”,并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今后五年广东工会工作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韶关工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紧扣韶关市委工作大局,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百千万工程”、绿美韶关生态建设、韶关数据集群建设等中心工作中找准结合点和发力点,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广泛组织动员职工建功立业、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韶关贡献智慧和力量。
谈思路 紧跟AI时代步伐,让工会服务更加高效更有温度
记者:结合报告和韶关市实际情况,谈谈在AI背景下,对做好工会工作,尤其是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方面,您有哪些思考?
吴国强:如今,我们已经走进AI时代。工会作为职工信任依赖的“娘家人”,要紧跟AI时代步伐,善用AI赋能,让工会服务更加高效更有温度。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职工创新创效活动,积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我还记得,2022年“五一”前夕,时任韶关市委书记王瑞军到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调研时,走进南粤工匠钟国建创新工作室,对工会深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推动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使我强烈感受到,只有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在全市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才能在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韶关的实践中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
韶关市总工会高度重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宣传弘扬工作,2017年,在全省山区县中率先开展第一届韶关工匠选树工作;2023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劳模工匠助企行”,为全省各地市开展该项工作提供了韶关先行先试经验。另外,我们还积极组建劳模工匠宣讲团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开展宣传宣讲,在全市营造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市级劳模评选表彰、工匠选树培育工作,持续擦亮“韶关工匠”品牌,并探索利用AI技术,创新形式开展劳模工匠先进事迹等宣传宣讲,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宣传出新出彩。
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是提高职工素质、推动企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近五年来,韶关市总工会围绕全市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开展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100多项,示范带动全市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累计为企业降本增效近50亿元。作为工会,我们要紧跟AI技术进步趋势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继续从服务职工方面发力,加强人工智能培训,培育AI技术应用人才。
过去五年,我们在困难职工帮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韶关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家庭认定和档案管理办法》《韶关市总工会临时救助暂行办法》等,累计筹集资金超过1600万元,帮扶困难职工家庭超4000户次,认真做好核工业特别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受到省总工会主要领导高度肯定。今后还将加大力度,充分发挥AI技术数据整合、精准服务作用,将困难职工数据与民政等部门外部数据进行整合比对,实现精准服务。
记者:在引领职工建功立业、推动产改、维护职工权益、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韶关市总工会将如何布局出新?
吴国强:在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后,我们迅速召开市总全委会进行学习贯彻,总结2024年工会工作,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重点从“五个方面”发力:
坚定不移扛牢政治责任,在增强信心、凝聚共识上担当作为。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梦”“劳模工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等活动。扎实做好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积极打造富有特色的职工文体活动品牌,办好广东省“丹霞杯”职工徒步活动。
坚定不移助推中国式现代化韶关新实践,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当好主力、建立新功上担当作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努力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举办“五小”创新成果评比竞赛活动。开展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推选表彰工作,开展第五届韶关工匠选树工作,持续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
坚定不移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维权服务、风险防范上担当作为。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动20家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实施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工作。健全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和工会临时救助机制。开展“助力‘百千万’工会在行动”“溯源韶农 臻品荟萃”系列活动,推动职工乡村疗休养、工会消费帮扶等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发展。持续深化“一函两书”工作,加强工会律师、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劳动争议调解员、兼职仲裁员等培养培训,建设高水平工会法律人才队伍。
坚定不移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在夯实基础、提高效能上担当作为。以实施“三级”工会建设三年行动、非公企业工会建设三年行动和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三年行动等为抓手,推动符合建会条件的开发区(工业园区)普遍建立工会。优化智慧工会平台服务项目,完善“韶工惠”微信小程序。持续做好工会特色支出标准试点,推动“业财融合”助力产改工作。
坚定不移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在强化引领、促进发展上担当作为。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扎实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专项行动,引导广大工会干部敢为善为、实干争先,提升工作质效、推动工作创新。
谈未来 以“闯创干”破难题、开新局、求实效
记者:请您从个人角度谈谈工会工作的意义,在工会领导岗位上的收获、感受和故事。
吴国强:我认为做工会工作最大的收获和感受,就是能够让广大职工特别是基层一线职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十年,我们大力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切实帮助职工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在走访慰问中,一位困难职工流着泪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工会,工会的帮扶资金犹如雪中送炭。这一场景对我触动很大,也令我深深感到工会只有服务好职工、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才会得到职工的衷心拥护。
记者:您对全市工会干部有着怎样的期许和寄语?
吴国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作为工会干部,我们要坚守初心,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意志转化为服务职工的生动实践,确保工会工作与党和国家大局同频共振。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等重点群体,帮助职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有困难找工会”成为职工第一选择。要健全完善“12351”职工服务热线响应机制,做到诉求在一线倾听、问题在一线解决。
我们要勇担使命,做改革创新的“开拓者”。要加快智慧工会建设,推动“互联网+工会”深度融合,打造集维权服务、技能提升、文化惠工于一体的智慧平台。要探索集体协商新模式,不断增强集体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进企业和职工对集体协商工作的知晓度、受益度和满意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要打造服务品牌新矩阵,深化四季关爱行动,加强培育工匠学院、职工疗休养基地等特色服务载体。
我们还要锤炼本领,做基层治理的“实干家”。要熟练掌握《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升为职工维权服务的法律意识。要常态化开展赴基层蹲点工作,了解职工群众所急所盼,增进同职工群众感情,着力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希望全市工会干部以“闯”的精神破难题,以“创”的劲头开新局,以“干”的作风求实效,共同谱写韶关工运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