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李惠文:

把职工群众的“小事”当成工会干部的“大事”

南方工报 2025年04月15日 全媒体记者马大为 通讯员魏瑞远

■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李惠文。单位供图

  谈体会 报告为今后工会工作明确了奋斗方向、厘清了工作思路

  记者:请谈谈您对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学习体会。

  李惠文: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是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让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更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通过反复通读研读报告全文,给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是“必须强化全局意识,自觉找准找实工会工作与全省工作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和理解到工会既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更是党领导的政治组织,承担着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的历史使命。对于今后五年的工作规划,报告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全总“559”工作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和职工期盼,提出了“八个切实”的目标任务,重点围绕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组织职工建功立业、抓好工会维权维稳工作、完善职工服务体系、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等方面进行谋篇布局,工作举措把握大局、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为今后五年的广东工会工作明确了奋斗方向、厘清了工作思路。

  谈思路 奋力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记者:请您结合报告和本地市实际情况谈谈,未来五年,在引领职工建功立业、推动产改、维护职工权益、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汕尾市总工会将如何布局出新?

  李惠文:汕尾是一个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全域革命老区,是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红色革命遗址达517处,居广东省首位。汕尾自建市以来,全市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革命、建设、改革各项事业,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助力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始终是全市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当前,汕尾正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锚定省委赋予“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全新发展定位,聚力攻坚“1+2+9”工作安排,奋力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汕尾市总工会将认真落实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围绕落实大会提出的各项部署要求和汕尾市委“1+2+9”工作安排,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不断提升工会组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在汕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建新功。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近年来,汕尾工会依托海陆丰丰富红色资源,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职工交流基地、省产业工人思政工作示范点、市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一批阵地,创建了“4+X”职工思想教育模式,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全总肯定。接下来,汕尾工会将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4+X”职工思想教育模式,推动打造“汕尾工人大思政课”工作品牌,积极开展红色文化、理想信念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大力弘扬海陆丰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广泛凝聚助力老区振兴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汕尾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今年年初,汕尾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了“1+2+9”工作安排,其中的“2”就是指系统推进“百千万工程”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两个关键牵引。汕尾工会将紧扣市委工作部署,找准工会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一方面聚焦“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依托汕尾“红、蓝、绿、古、特”五色资源,加强与深圳等地工会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建立健全职工互送、产品互推、政策互惠等工作机制,推动乡村疗休养、工会消费帮扶等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紧扣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牵头制定出台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围绕省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行业,充分发挥劳动技能竞赛、创新工作室、“劳模工匠助企行”等品牌效应,畅通职工创新创效渠道,促进创新成果实效转化,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积极投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是坚持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助力“平安汕尾”“法治汕尾”建设。近年来,汕尾工会积极融入“平安汕尾”建设,健全完善工会维权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特别是在新业态领域,推动建立了“工会搭台、部门联动、企业主导”的集体协商机制,让“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先商量”成为新业态行业常态,相关经验在全省会议作交流发言。接下来,汕尾工会将进一步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大局,立足工会职能定位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助力“平安汕尾”“法治汕尾”建设。一方面,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探索推进非公企业、新业态企业民主管理形式,发挥工会组织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重点加强“一函两书”协同协作机制建设,建立完善与法院、检察院、司法、人社等部门之间的劳动法律监督协同协作机制。

  四是坚持党建带工建,依托“入户联心”做实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去年以来,汕尾市委坚持走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部署开展“入户联心”活动,擦亮汕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汕头市总工会认真落实省总工会和汕尾市委工作部署,在汕尾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依托“入户联心”做实困难职工关爱帮扶工作,累计走访困难职工449户、946人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602个,工作得到省总、市委的充分肯定和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做法,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优化服务举措,不断做实“入户联心”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

  谈未来

  在“真知、深学、笃行”中彰显担当作为

  记者:请您从个人角度谈谈工会工作的意义,以及在工会领导岗位上的收获、感受和故事。

  李惠文: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回顾近20年的群团工作经历,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首先,我认为工会工作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工会工作是一项温暖人心的工作。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工会“四送”、送医疗互助保障、送健康体检等工作,让职工感受到党委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关怀关爱。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要时刻关注职工的需求,倾听职工的心声,真正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工会工作是一项充满光荣感的工作。当我看到职工因为工会工作的开展而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当我看到他们在工作中发挥出更高的热情和干劲,当我看到企业因为工会工作的支持而不断发展壮大,我深感自豪和光荣,这种光荣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工会工作贡献力量的信念。

  记者:您对全市工会干部有着怎样的期许和寄语?

  李惠文:工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新时代新征程工会工作对广大工会干部的专业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工会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既要始终保持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更要在“真知、深学、笃行”中彰显担当作为。

  要做对党绝对忠诚的新时代工会干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工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要做敢于攻坚克难的新时代工会干部。要深刻把握汕尾“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全新发展定位,紧扣中心任务,强化担当意识、敢于攻坚克难,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团结广大职工在市委“1+2+9”工作安排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加快推进汕尾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工会力量。

  要做践行群众路线的新时代工会干部。要牢固树立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职工群众的“小事”当成工会干部的“大事”,真心实意地为职工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当好职工“贴心人”“娘家人”,始终坚持以服务职工群众实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影响人心、赢得人心。

  要做综合素质全面的新时代工会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职工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努力成为工会工作的“行家里手”。

南方工报重点 04把职工群众的“小事”当成工会干部的“大事” 全媒体记者马大为 通讯员魏瑞远2025-04-15 2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