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细英)近日,《广东省深化技师学院学制技师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在省人社厅官网公开征求意见。广东拟探索技师学院学制技师培养新路径新模式,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构建完善的技工教育体系。
《工作方案》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服务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工学一体衔接、标准规范健全、多元评价赋能”的培养体系为核心,以“授权松绑、管住两头”为重点,探索多起点、多途径、多元化培养学制技师,推动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协同发展,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
《工作方案》还提出学制技师培养阶段目标,分别实现基础框架建设、培养模式机制优化、培养体系建成及推广三个阶段目标。其中,2025年,开展学制技师培养试点,探索多起点、多途径、多元化培养模式,建立学制技师培养体系基础性制度框架;2026年,深化学制技师培养改革,总结试点经验,优化培养路径,形成可复制的学制技师培养模式和动态调整机制;2027年,在全省全面开展学制培养工作,建成全国领先、具有广东特色的学制技师培养体系。
《工作方案》明确了具体改革内容,包括遴选标准、学制安排、培养体系、评估标准四项任务,明确了院校、专业、合作企业的遴选标准和技师培养评价标准,提出校企“双主体”育人、工学一体化培养、“双导师”联合指导、多阶段企业实践的培养体系,明确了技师学院开展学制技师培养评估标准。
在院校遴选标准,《工作方案》提出,拟先行在我省第一批高水平技师学院中开展,逐步扩大至第二批高水平技师学院(含创建、培育单位),条件成熟时扩大至全省技师学院。专业方面,重点选择与“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深度契合,与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技师层次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已开展学制技师培养、预备技师培养、或具有世赛成果转化等基础的专业优先。参与学制技师培养的合作企业须为行业内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
在学制安排上,《工作方案》提出,初中毕业起点6年制,前4年视为高级工阶段;高中毕业起点4年制,前2年视为高级工阶段;中技或中职毕业起点3年制,前2年视为高级工阶段;高技或高职毕业起点2年制;本科或研究生毕业起点1年制。同时,鼓励条件成熟的院校探索灵活学制培养、助理工程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