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输电线路五班班长,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杨柳辉

百米高空“走钢丝” 万家灯火“守护神”

南方工报 2025年04月30日 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钟洋 樊飞玲

  ■工作中的杨柳辉。 单位供图

  “获此殊荣,对我来说,既是一种光荣,又是一种鞭策。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带动班组成员在本职岗位上抓好技术创新,为国家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4月25日,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输电线路五班班长杨柳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作28年来,杨柳辉始终秉持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扎根在输电一线,发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历史责任和担当。

  在100多米的高空“走钢丝”巡检

  扎根基层28年,杨柳辉在实践中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技能,从一名中技毕业生成长为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考评员、广东电网公司二级领军技能专家和高级内训师。他所在的班组管辖的河源16回500千伏输电线路,单程总长度792.13公里,一年需走上4个来回,他始终一步一个脚印,保障安全、稳定供电。

  “在100多米的高空中,我们的电力工人常常是两手各抓住一根导线,双脚踩上另一根导线,身体开始慢慢往前滑。”杨柳辉介绍道,这样的高难度工作对于电力行业的产业工人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他们经常一巡线就是10公里左右。输电工作看似粗犷,其实是细致活儿,每条线路都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要求技术好,还得胆大心细。提起电力工作技巧,杨柳辉有说不尽的话。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输电运维工作也不断迎来新的变革,不少地区在引入无人机等高技术手段后,运维模式也不断转向“机巡为主、人巡为辅”的作业模式。杨柳辉所在班组积极推行“人巡+机巡+在线监测”三位一体运维模式,全方位提升了500千伏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水平,确保了粤北到珠三角电力输送主干通道的安全可靠运行。

  专注创新,成果转化降本增效约4500万元

  在输电行业,线路检修是重中之重,工作环境常在野外的高山峻岭中,经常要注意村民放置的捕兽夹,为了更好地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杨柳辉还带领团队发明结合安全帽佩戴的防蚊罩,研发了一箱式绝缘子卡具。“在我们500千伏甲福甲乙线停电更换雷击自爆玻璃绝缘子的过程中,就用了我们研发的一箱式多功能卡具进行检修作业,大大地提高了我们检修效率,减轻了我们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杨柳辉说。

  2015年,以杨柳辉命名的专家工作室组建成立,2020年获南方电网公司认定杨柳辉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同年获河源市总工会认定河源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和个人拥有国家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完成科技创新项目5项、在实施科技项目5项,职工创新项目25项、精益项目及现场改善项目30多项,成果转化降本约4500万元。

  近年来,杨柳辉还荣获国家级职工技术创新奖1项,省部级和地市级技术创新奖励10项,企业级职工技术创新奖20余项。其中,《35千伏架空输电线路雷电防护评估系统及智能监测装置研发》科技项目,先后荣获2024年电力行业“电力双创杯”科技创新技术成果“银牌”、2023年度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有效解决35千伏线路雷击防护和监测问题,提升乡镇供电可靠性,助力乡村振兴。

南方工报河源报道 24百米高空“走钢丝” 万家灯火“守护神” 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钟洋 樊飞玲2025-04-30 2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