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有”中布局 于“未乱”时定策

“梦想”号总建造师的破浪之道

南方工报 2025年05月07日 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夏小健 霍文宇

■工作中的马可。夏小健/摄

  ○劳动观

  记者:请问您对劳模精神有什么理解?

  马可:我理解的劳模精神,首先,要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不能一味拍胸脯表决心,切忌假大空。其次,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做事情。在船舶建造领域,我们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不能玩半点虚的。在建造项目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有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不能轻言退缩。第三,要有主动作为的职业精神,保持一种敢于往前冲的劲头,主动为一线工人创造及时开工的条件,带领团队成员快乐工作。

  记者:您的劳动座右铭是什么?

  马可:我的劳动座右铭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重点强调完成每一项具体工作,必须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把工作做在前面,避免事后诸葛亮。只要主动作为,很多问题都会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船舶建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仅靠加班加点干,没有提前策划和做好过程中的动态管理,有可能越干越乱。

  4月27日中午,2025年广东省劳动模范、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梦想”号总建造师马可接到公司党群工作部的电话,受邀参加4月29日举行的广东省劳模表彰大会,并由他代表一线产业工人向全省各行各业劳动者宣读倡议书。“此时,我已在‘梦想’号开展了为期40多天的海上试验工作。接到通知,便匆忙下船,赶回来参加广东省劳模表彰大会,内心十分激动,由衷地为公司和‘梦想’号建造团队获此殊荣感到高兴。”4月30日下午,马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20年9月签署“梦想”号项目建造合同到2024年11月17日入列,整整四年时间,“梦想”号不仅具备全球领先的11000米钻探能力,还搭载了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9大功能试验室,涵盖海洋科学、微生物、古地磁等多个领域,满足海洋领域全学科研究需求。

  4月29日,马可作为“梦想”号现场3000多名一线产业工人代表,在广东省劳模表彰大会上发出了倡议:实干笃行担使命,创新突破立潮头,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绽放劳动者荣光。

  脚踏实地

  用工作日志实现快速成长

  2000年7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造船系船舶工程专业的马可来到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工作。“刚进船厂,按照公司人才培养计划,新来大学生都要分配到一线车间班组。”马可回忆道,他被分配到打磨装配班组,每天与焊接工人一起劳动。

  2000年10月,马可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借调到公司项目监造室,来到新白云国际机场桥梁施工项目组。作为刚进入船厂不久的新人,马可每天与一线工人打成一片,协助项目经理做好会议纪要撰写等工作。为了尽快让自己融入船厂工作环境,他养成了每天记录工作日志的习惯。“每天早上上班前,我都会把当天工作重要内容记录在本子上,每天晚上出厂前,都会把当天工作完成情况的得与失记录到工作日志上。无论工作到多晚,我都会把当天的工作任务完成后才离开公司,哪怕是到了次日凌晨。”很快,他便在实践中得到了快速成长。

  迎难而上

  争当现代造船模式“拓荒牛”

  2002年,马可开始担任建造师。他告诉自己,要想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建造师,不仅要全盘掌握机电、焊接、总体等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平衡各方,在盘根错节中找到最优路径。

  因为工作努力,马可几乎每年都能获评公司的“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2008年,是马可人生中一个重大转折点,当时拥有一百多年造船历史的黄埔造船厂立足长洲老厂区的同时,快速建成龙穴新厂区。他主动请缨来南沙参与龙穴新厂区建设,成为首批“拓荒者”。自此,他调任新厂区负责生产管理工作,一面推行新的生产制度和管理模式,一面担任新厂区第一艘新船76000吨散货船“宏元”轮的总建造师。面对新厂区建设与生产并行、大型船舶建造经验欠缺等困难,他选择主动迎难而上,率领团队多次前往上海地区大型船厂开展实地调研和学习,在边学边干中提升团队的战斗力。在建章立制工作迅速推进的同时,“宏元”轮也如期交付,创造了当时华南地区交付的最大船舶纪录。

  身先士卒

  在“梦想”号上追逐深蓝梦

  4月30日,马可正带领同事撰写“梦想”号验证性试验的相关总结报告。这是马可的建造团队为“梦想”号所做的收官之战。

  马可介绍,“梦想”号的定位能力强,可以在9级海风以及6级海况的情况下,仍可维持钻井作业,以及打样钻探、取芯的功能。该船可执行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国家战略任务,有望率先实现人类“打穿地壳、进入上地幔”和“开发地球深部资源”的梦想,大幅提升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

  “梦想”号配置的是全球最先进的液压举升钻机,举力达到1000吨,可以实现4种钻探模式、3种取芯方式。为了实现这一性能指标,该系统配有12台泵,高压管路长达8000多米,清洁度需在NA6级以上,比常规液压油高两个等级,比食用油还干净两三倍。为了突破液压管的施工、测试和串洗清洁难关,马可率领建造团队创新采用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PAUT)、多泵联合串油技术,还创新性地利用船用工程空气代替瓶装氮气进行水分吹除、采用系统工作油代替串洗油,仅用60多天就完成5个大系统、50多个工作包、8000多米管的清洁和安装工作。

  马可认为,“梦想”号的成功交付凝聚了3000多名一线建设者共同努力的汗水。“梦想”号的高压泥浆管路有800多米,管路压力达15000PSI,管路试压存在极大的危险,试压导致介质泄漏将会危及人员生命安全。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如此高压管路试压工作,“梦想”号钻采系统总质量师宋士虎与工程技术人员通力协作,经过半个多月的管路系统图研究及深入一线查看管路布置,最终确定18个试压包的隔离方案。面对国外在可燃冰试采、井控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封锁,公司抽调的150名技术业务人员迎难而上,全面投入“梦想”号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工作中。“梦想”号的电站容量达到30MW,要求试验的工况非常多,一共有63个负荷工况,高级电站管理系统AGS达200多个摸底工况,电站系统试验时间长达4个多月。其间,13名调试人员每天坚持试验工作,最终通过检验要求。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船海总装一部副部长伍常斌是“梦想”号副总建造师,他对马可主动担当作为的印象尤为深刻。“马可有一种把事情干到极致的执着精神,在项目策划、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全过程工作中,不放掉每一个值得改进的细节,我们大伙儿都称他为‘神马’。”

南方工报重点 03“梦想”号总建造师的破浪之道 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夏小健 霍文宇2025-05-07 2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