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我在岗” 奋斗“不打烊”

南方工报 2025年05月07日 采写: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王艳 彭新启 梁鸿杰 通讯员邓活生 文宏 周聪 周传建 吕翀 劳昌富 方杰 陈伟俊 谭平礼 李文驰

  ■广州环球贸易广场项目施工现场。单位供图

  “五一”假期,人们或回乡探亲,或外出旅游,尽情享受休闲时光。然而仍有一群人坚守岗位,用辛勤劳动守护城市的运转与安宁,以汗水诠释“劳动最光荣”。

  

项目工地

  5月1日,在广州环球贸易广场项目100米高的塔吊驾驶舱内,塔吊司机熊竹熟练地操纵机械臂,将钢结构精准吊装入云端建造工厂。“五一”假期,他和项目500多名建设者一起坚守岗位,“今年是我在‘云端’塔吊驾驶室度过的第6个‘五一’假期了。”据悉,该项目由中建四局华南公司佛山分公司承建,项目应用的云端建造工厂首次实现近3000平方米“核心筒+外框”全覆盖钢平台,通过智能化、模块化技术突破传统建筑施工瓶颈,成为现代工程技术的标杆。云端建造工厂配备自动开合雨棚、喷雾降尘系统及通风装置,夏季作业面温度降低10℃以上,小雨天气仍可正常施工,有效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

  在广州市荔湾区中建五局白鹅潭项目的施工现场,700余名建设者奋战在施工一线。该项目是广州市重点项目,自开工以来,项目围绕进度、质量、安全、创新四大维度开展“超英杯”劳动竞赛,以赛促学、以赛提能,建立岗位责任清单,实行安全奖惩联动机制,加强现场文明施工打造,有效服务生产工作。目前,项目已顺利完成商业裙楼结构封顶、屋顶贝壳大跨度悬挑钢结构首吊及回迁房结构封顶等重要施工任务。中建五局项目团队准备了清凉饮料、生活用品等丰富的节日慰问品,为坚守施工一线的工友送去节日最诚挚的关怀与最崇高的敬意。

  在广湛高铁广佛段施工现场,42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抢抓工期。珠江四线特大桥作为全线重点工程,正线全长4.9公里,两次跨越珠江主航道。施工需在既有公路桥夹缝中穿行,下穿内环路高架,紧邻运营地铁,堪称“瓷器店里舞龙灯”,安全风险位居国内前列。“我们正全力冲刺5月合龙目标。”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高级工程师涂子文表示。佛山段铺轨现场则采用“人停机不停”模式,24小时轮班作业,单日效率提升20%。“每台设备专人防护,确保进度与安全。”工程师刘仁煌说。

  在中建三局华南公司深圳分公司金地环湾城项目现场,近千名建设者放弃休假坚守岗位。作为总建筑面积超百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该项目T3栋正进行关键转换层施工,需完成340吨钢筋绑扎、1336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等任务,建设周期仅18天。“五一期间我们全员在岗,既要保进度更要保质量。”项目经理张雷表示。来自四川的钢筋工李师傅已在深圳工作11年。他说:“虽然过节不能回家,但女儿以爸爸参与建设深圳为荣。”

  在广州市黄埔区中国能建广东院科学城生产科研基地三期建设项目施工现场,200余名建设者全力冲刺工程节点。该项目以“高效建造、智慧建造、精益建造”三大建造为抓手,穿插施工工序,实施流水线作业,实现地下室结构提前43天冲出“正负零”,主体结构提前91天封顶。项目目前正处于装修装饰阶段,将通过进一步深化施工方案,实施均质化履约,统筹推进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工序,确保年内竣工目标如期达成。

  

交通运输

  “我家就住在附近,让同事先回家团聚吧。”入职三年来,每逢“五一”、国庆节等长假,佛广集团高新分公司286线公交车长黄志军总是把休假的机会让给家在外地的同事,自己则坚守在十米车厢里。

  每天清晨,黄志军便早早到岗,仔细检查车辆状况,确保每一趟行程的安全。“大家帮忙给孕妇让个座”“阿姨,您慢点,我扶您上车”……在黄志军的车厢里,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他对老年乘客格外耐心,总是主动搀扶、细心提醒;对外地游客,他会耐心解答,甚至主动介绍沿途景点。2024年,在广州巴士集团举办的公交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中,黄志军凭借出色的服务意识和娴熟的驾驶技术荣获二等奖,这份荣誉正是对他用心服务的最好肯定。

  黄志军还是一位长期坚持无偿献血的志愿者,至今已坚持十余年,累计献血量达4800毫升,荣获广东省2021—2022年度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公交行业时,黄志军的回答朴实而真挚:“公交车是城市的窗口,我们每天运送的都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和追梦人。能安全、舒适地把他们送到目的地,就是我的价值所在。”

  

动车检修

  在广州动车段广州南动车运用所检修库里,机械师康雄伟正手持高压水枪,仔细冲洗空调蒸发器散热片上的灰尘,检修库里温度逼近40℃,他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

  “空调系统就是动车组的‘呼吸系统’,任何一个部件‘感冒’,都会影响旅客的舒适体验。”康雄伟说。在广州南动车所,像康雄伟这样的机械师每天要完成15组左右动车空调的深度养护。

  在检修地沟里,女机械师欧阳姝婷正半蹲着检查空调管路。她手持检漏仪,像“外科医生”般探查着每个焊接点。“1年泄露1克制冷剂都能被我们发现,这是动车组空调始终保持26℃恒温的秘诀。”她边检查边说。

  为应对“五一”大客流,广州动车段成立12支党员突击队。“我们实行‘双人互检+质检员抽查’制度,每套空调要经过18道工序。”工长谢燊杰说着,在《空调普查记录表》上签下名字。

  “嘀——”随着专业检测系统发出提示音,机械师徐晓澜立即锁定一组异常数据。通过检测工装,迅速确定了空调故障点。“现在通过专业检测系统,我们只需1分钟就能定位隐形问题,在空调故障发生前提前预判处理,比传统方式效率提升10倍。”

  据悉,在“五一”假期,该段476.5组动车将全部配备“空调健康档案”,通过大数据预测性维护,确保1万台空调零故障运行,为旅客打造舒适之旅。

南方工报职工 07节日“我在岗” 奋斗“不打烊” 采写: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王艳 彭新启 梁鸿杰 通讯员邓活生 文宏 周聪 周传建 吕翀 劳昌富 方杰 陈伟俊 谭平礼 李文驰2025-05-07 2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