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爱情观

南方工报 2025年07月01日 蓝飞燕

  老屋的相框里存放着三张结婚照,如同三封不同时代投递而来的情书,静静地讲述着光阴如何悄然重塑着人心对“爱”的诠释。

  爷爷奶奶的婚姻,是媒妁之言牵起的红线情缘。奶奶曾坐在院子里下缝补,手指摩挲着旧衣,语调轻缓地回忆:“那天,轿子一放,红布盖头一掀,才看清你爷爷的模样。啥情呀爱呀,压根儿没想,只觉得这人憨厚,能托付终身。”爷爷在旁吸着旱烟,烟雾缭绕里只是点头。

  日子是土地般沉默的厚重,爷爷每日黎明前将水缸挑满,奶奶默默地在他碗底多藏几块油渣。他们从未说出爱,爱却早已如空气般渗透进每一缕炊烟、每一次默契的相视里,更是贫瘠土壤里互相扶持的根系,坚韧地扎进生活的深处,沉默而有力。

  轮到我父母这一辈,婚姻更像一份彼此支撑着活下去的约定。母亲清晰记得下煤矿的日子,被父亲英俊模样和写得一手好字深深吸引着,她思忖着:“这人踏实,有手艺,往后能搭伙把日子过下去。”婚后光阴,被精打细算的柴米油盐占据着。母亲踩着缝纫机补贴家用,“哒哒”声敲打着时光;父亲在灯下反复核对粮本油票,眉头锁紧又松开。母亲常说:“啥爱不爱的?把日子过下去,就是情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认了。”他们的情意,早已揉碎在共同背负生活重担的每一个褶皱里。

  待到80后的我们,自由恋爱下,爱情的地位被捧得极高。我与爱人相识于校园,QQ聊天窗口里跳跃着不知疲倦的文字,图书馆书架间交换着羞涩的笑语,操场跑道上追逐着青春的风……我曾单纯而勇敢地对他说:“我在乎的是你的人,而不是身外之物,不管你是无车还是无房,我都不在意,好的生活是靠两个人相互奋斗彼此成就。”那些时光,我们为精心准备的惊喜雀跃,为对方心仪的礼物奔走,在月光下编织着水晶般剔透的未来图景。

  然而,当婚姻的生活真正拉开了序幕,当啼哭的婴儿、沉甸甸的房贷、琐碎的账单汹涌而至,我们才恍然明白:那高洁纯粹的爱情,也会被生活的风雨淋湿、吹皱,爱情早已融进每一天的柴米油盐、高压工作里……

  三代人的婚照,由媒妁之言、生存约定到自由选择,内容迥异,却都被郑重地盖上了时代的邮戳。照片里爷爷洗得泛白的中山装,父亲那封秀气的情书,爱人手上那枚闪耀着当代信诺的婚戒,仿佛都在向我们昭示:时代一直在变,不变的是心里的那份挚爱。

  爱不是那份缥缈的颂歌,它是风雨中共同撑起的一把伞,是泥泞路上互相搀扶的手臂,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这份担当,穿透浮华与喧嚣,如大地般沉默而坚实,默默维系着我们最深远的契约。它不喧哗,却足以支撑我们穿越所有凛冽的风口,走向岁月深处那盏名为“家”的温暖灯火。

南方工报东园 08三代人的爱情观 蓝飞燕2025-07-01 2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