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通讯员粤仁宣)在第11个世界青年技能日到来之际,7月11日,广东省2025年世界青年技能日首场主题活动在广州启幕。活动现场发布“世赛通”AI智能体平台,标志着广东技能人才培养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他们从世赛舞台走出
本次活动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设置“冠军分享”“世赛成果转化”“技能嘉年华”三大核心环节,汇聚世界技能大赛粤港澳三地选手代表、在穗技工院校师生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世赛成果的蓬勃转化,感受技能新技术、新生态、新路径带来的澎湃活力。
在“世界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分享会”现场,四位世赛选手讲述了他们的奋斗历程。“用技能守护山河,这才是青春最美的勋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的冠军胡耿军摘得世赛金牌后,毅然选择参军入伍的两年军旅生活;第47届世赛数控铣项目冠军、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龙伟杰分享了自己在挫折中屡败屡战,从懵懂少年到站上世界技能之巅的逐梦历程;第47届世赛商品展示项目冠军、香港选手陈咏琪通过视频,介绍了如何将天马行空的创意变为作品;酒店接待项目优胜奖获得者、澳门选手陈志力则用“让服务传递家的温度”的职业追求,诠释了技能无小事的真谛。
技能人才的梦想之花,深深扎根在将世赛“金牌标准”变为现实产业动能的肥沃土壤里。在世赛成果转化环节,来自院校、企业的各方代表系统展示了广东将世赛标准、训练方法和竞赛经验转化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产教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世赛冠军杨登辉以青年技师工作站领办人身份,分享了依托世赛经验打造“青年技师工作站”、在教学科研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的探索;深圳技师学院华为现代产业学院负责人廖银萍,介绍了深技师瞄准产业需求、对接世赛标准,与华为共建产业学院,探索全新的产教融合机制和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教育与市场无缝对接的成功实践;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一带一路” 移动机器人培训项目负责人叶斌斌,带来了赴柬埔寨“送教上门”助力国立理工学院学生竞赛获佳绩的案例;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琶洲实验室、广州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的专家教授共同分享了世赛标准助力“技能+科研”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建设、引领下青年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的动人故事。
技能嘉年华活动启幕
活动现场,伴随着充满活力的动画演绎,标志着以“展示+体验+交流”为核心的技能嘉年华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活动通过四大展区的沉浸式体验,让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近距离感受技能价值,有效提升了技能教育的社会认同度。现场集中展示广州技工院校学生创作的110余件优秀作品,涵盖服装设计、智能制造、数字创意等领域,充分展现当代青年技能人才将广府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相融合的丰硕成果,彰显着年轻一代的蓬勃朝气。
活动还正式发布“世赛通”AI智能体平台,标志着广东技能人才培养进入数字化新阶段。该平台覆盖五大模块的图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支持赛事资讯、世赛科研等内容的智能检索,能够自动解答世赛成果转化中的常见问题,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能支持。
日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世界青年技能日“技能照亮前程”主题活动的通知》,计划于7月至8月开展多项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