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宇在药箱前选消暑药。全媒体记者林婷玉/摄
■劳动者在广州东站公交站场工会爱心驿站休息。全媒体见习记者杨璇/摄
■劳动者在爱心驿站喝水。全媒体记者林婷玉/摄
■环卫工人在驿站休息。全媒体见习记者杨璇/摄
■深圳市深云地铁站临时纳凉区。全媒体记者徐亚辉/摄
■羊城晚报岭南数字创意中心项目工地“凉亭”。 全媒体记者林婷玉/摄
近期,广东开启高温“烧烤”模式,全省橙色、黄色高温预警频发,热浪肆虐。建筑工、外卖骑手、环卫工、快递小哥……在滚烫的地面上,他们与时间赛跑,也在与烈日较量。赤日炎炎,他们如何避暑,去哪儿纳凉?
连日来,本报记者分赴全省多地采访发现,“答案”就在街头巷尾:爱心驿站暖心开放,凉茶、藿香正气水“无限续”;地铁站敞开怀抱,秒变户外劳动者喜爱的“清凉驿站”;工地集装箱改造成“凉亭”,成了工友们的“避暑山庄”……高温之下,在广东,一个个夏日“凉策”层出不穷,各类“纳凉胜地”也频频“出圈”,受到了广大户外劳动者的一致点赞。
一线走访
工会爱心驿站成防暑降温“补给站”
7月18日下午2点,刚送完第14单,00后美团专送骑手于传伟,踩下车脚架,把电动车停好后,轻快地走进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街道的“羊城红骑手”爱心驿站,准备充电休息。
这个驿站,被和业广场、城光荟等商贸大厦包围着,服务辐射龙津街道康王中路商圈的户外劳动者,也是于传伟最喜欢来的防暑降温“补给站”。一个月前,于传伟经过这个驿站,不敢进去。等他定睛看到,玻璃门上贴着“欢迎骑手回家”,免费充电、饮水、爱心雨具、微波炉、应急药箱等标识,他才鼓足勇气进去纳凉。“我比较腼腆,当时鼓足勇气进来借个地方充电,坐下不久,工作人员很热情地给了我一瓶水,还带着我熟悉如何使用饮水机等设施。”于传伟说,这次之后他就成了驿站的纳凉“常客”。
记者在该驿站注意到,饮水机被放置在最显眼的地方,是户外劳动者最频繁使用的设施,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拿着水壶来接水的身影,络绎不绝。在饮水机旁边有个存储柜,上方放置三个各色的骑手头盔,下方是两个应急药箱和雨衣,方便骑手使用。在驿站里间,还有为骑手设置的电竞游戏区、就业咨询区、积分兑换区。
而在美团外卖淘金站点,入职不到一个月的骑手龙宇则对外卖站点更有归属感,午高峰过后他都会到这里纳凉,听老骑手传授跑单经验。记者走访时,他正和工友一起分吃西瓜。“这里可以免费拿凉茶、矿泉水,冰袖用坏了可以拿新的。”龙宇说。
走进站点,左手边放有“同舟计划1㎡”小药箱,内置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三九胃泰颗粒等药物,盒上用红字标注着“26.5(2026年5月)、26.3(2026年3月)”等显眼字样,提醒药物的保质期。该站点站长张杰告诉记者,为了让大家在送单间隙更充分地休息、降温消暑,“同舟守护1㎡”小药箱进行夏季防暑物资补给,在各城市出现高温预警后,我们站长将在早会按需发放防暑药品,方便骑手随身携带,以备骑手不时之需。
在广州东站公交总站,也有个工会提供给户外劳动者避暑乘凉的一方天地——广州东站公交车站“羊城红旗手”爱心驿站,被周边劳动者称为“玻璃房”,一踏入便顿感凉爽。驿站虽小,里面设施一应俱全,不仅有空调、饮水机、冰柜、微波炉,还配备了AED、血压计、应急药箱等健康急救用品。
“我们驿站由广州公交集团工会于2023年初组织建成,24小时开放给周边各类型的户外劳动者,包括公交车司机、公交站协管人员及站场清洁工、环卫工、园林工、快递员、外卖员、城管、交警、出租车司机等。”该驿站负责人罗桂玉介绍,经由户外劳动者在工友群一吆喝,大家很快知道这里有一个休息的好去处。
劳动者可根据各自的工作时间安排,自主出入驿站躲避暑热,入夏以来,这里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目前,广州公交集团东片区已设置了5个工会爱心驿站,还有1个即将建成。
“驿站就是我的‘充电桩’!忙活了半天,来这里叹空调、接水喝,精力恢复了不少。”环卫工人张阿姨一边吃着刚在微波炉加热过的自带午饭,一边说:“以前没有驿站时,忙到哪里、歇到哪里。运气好时,可以借一借商场的凉风,运气不好时,只能完全暴露在室外,就算躲到树荫下,还是能清晰地感受到汗滴从皮肤上不断滑落。”
公交车司机陈师傅则介绍,他每天出车3个来回,车上气温相对比较舒适,工作时能用上工会发放的吸汗毛巾、清凉饮料等。“我负责的线路两端都设置了工会爱心驿站,每趟车之间20分钟的休息时间里,也会到这里歇歇脚。”他回忆,去年盛夏还将一名出现中暑症状的乘客送至驿站休息,乘客服用了驿站备用的藿香正气丸后有所好转。
记者在走访中还了解到,如今环卫工人也有了专属的纳凉驿站。7月18日午后,沿广州市广园路一路向西,在三条高架桥交汇处附近的桥底,是白云区环卫作业保障停车场,白云区环卫工人驿站就设置在此处一角。驿站里,几名环卫工人正聊得起劲,原来是在讨论刚从工会领到的荔枝怎么吃更美味。
“常来休息的劳动者有八九十名,包括环卫工人、环卫作业车司机等。”该驿站负责人介绍,这里设置了空调、饮水机、冰箱、微波炉等,备有消暑药品,入夏以来还多次派发清凉饮品。该负责人身兼工会工作,常常叮嘱各位环卫班组组长注意收集组员在工作上的所需所急,每个月开例会时统一汇报。
环卫工人陈叔对此深有感触。“每天最热的时段,工作都挺忙的,工会‘娘家人’便想方设法让我们干得舒服,服务总是做到我们心坎上。”他说,自己工作时会把工会发放的冰毛巾、小风扇揣在口袋里备用,有了“降温神器”,暑热得以暂时缓解,“工会还提醒要注意防暑,安全第一,我们听了心里都暖暖的。”
地铁站变“纳凉胜地” 集装箱改造成工地“凉亭”
热浪来袭,除各类爱心驿站外,不少公共场所也向公众敞开怀抱。“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安全帽”“被深圳地铁角落里的这一幕暖到了”,近日,一则众多建筑工人在深圳地铁站内休息纳凉的视频走红,引发社会关注,众多网友为深圳的包容点赞。
7月18日上午11时,深圳市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正在生效中,记者来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深云地铁站看到,设置于D出口至B出口通道长廊的临时纳凉区内,整齐摆放着供劳动者休息的椅子,同时还配备了免费的饮用水和防暑药品等物资。临近中午12时,不少穿着橘色工服的建筑工人提着凉席、领着水壶陆续来到通道两侧纳凉休憩,有人把垫子一摊就能熟睡,有人则坐在椅子上、靠在墙边,或闭目养神或刷着手机,享受这难得的清凉时刻。
“工地太热,这里环境好还很凉快。”从湖北来深圳务工的陈师傅一吃完午饭就来到地铁站,找到一个合适位置坐下准备休息。最近他每天中午都会来这午休一个多小时,再回工地上班。另一位穿着深圳水务集团工服的务工人员表示,自己最近在深云地铁附近的户外工作,中午找不到地方纳凉午休,在同事的建议下也来到了地铁站休息。还有在此休息的工人说,自己也看了很多纳凉的地方,还是地铁站最合适最方便。
当天,记者还走访了深圳体育中心、洪湖等多个地铁站,发现不少站点都和深云站一样开辟了专属纳凉区,并张贴了纳凉装饰贴画和温馨提示等,部分纳凉区现场还配备了桌椅、儿童绘本和书籍等,吸引了众多户外劳动者和市民前来休憩,地铁站俨然成为了夏日里劳动者的“纳凉胜地”之一。
此外,在广州,各种花式“避暑胜地”也频频出现。在中建三局承建的羊城晚报岭南数字创意中心项目工地上,由集装箱改造的工地“凉亭”,成了建筑工人最爱的纳凉歇脚地。
7月18日,记者在该项目工地现场看到,一栋32层楼高的水泥建筑拔地而起。从高空俯瞰,这个工地“凉亭”被放置在右下角,是工人每天必经之地。记者注意到,这个“凉亭”呈长方形,有一面未封闭,开两个窗户,墙面上铺满了“高温中暑急救措施小科普”“感冒的自我预防”“不安全行为识别与消除”等海报,还配备有座席,饮水机、凉茶桶、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消暑用品。
该项目安全总监邹联武负责“凉亭”的日常管理。他告诉记者,最受工友好评的是“凉亭”每日供应的凉茶。“随着天气升温,我们凉茶每日供应增至四桶,量大管够,为了让工友喝得放心,用完后还会回收清洗。”邹联武说,凉亭原本可以做密闭,安装空调,但考虑到工友在户外高温作业,突然走进空调房容易身体不适,甚至中暑,特意增设两台大风扇,凉亭每一小时安排专人巡护,确保凉亭安全运转。
当天,建筑工人许元新和工友负责拆除电梯井防护装备,为下一步永久电梯入驻作准备,从上午7点上班后,他已经拆卸至30层,离顶部还有2层,越高越热,转过身他发现带的水喝完了,随即下楼来到了集装箱“凉亭”,“这里有防暑的凉茶供应,我每天都会打上两壶,上午下午各一壶。”续茶的间隙,许元新和记者闲聊起来。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工地上的普工,水工、木工类的杂活他都干。为了减少高温下的作业,他的班组上班时间调整为上午7点到11点,下午2点半到6点。
记者了解到,“凉亭”旁边就是临时仓库,方便工人每天上班取用工具和纳凉歇息。值得一提的是,“凉亭”还靠近降尘的喷淋系统,喷出的水能给凉亭进一步降温,为工人提供更加舒适的纳凉环境。
除设置“凉亭”外,工地上还有各类“花式”降温措施。7月17日,佛山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最高气温突破37℃,记者走进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湛高铁佛山站项目工地,看到上千名一线建设者顶着烈日,在基坑内进行钢筋绑扎、模板支撑等工作,大家的额头上挂满了汗珠,汗水湿透了衣服。
“高温天气不停工的工人,我们会要求强制性休息,施工队伍也会错峰施工。”该项目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王秀峰告诉记者,为应对高温天气,项目部通过把大冰块运到施工场地、在临边防护上装喷淋、加装鼓风机改善通风等方式降温,南北站房还各有一个休息驿站,工人累了,即可到驿站歇会,这些措施,为施工人员筑起了防暑“屏障”。
夏日“凉策”
广东工会:夏季“送清凉” 驿站提质增效
记者了解到,为加强对高温一线职工的关心关爱,确保职工平安度夏,7月11日,广东工会2025年夏季“送清凉”活动全面启动。为扩大活动覆盖面,今年省总工会将下拨约1500万元到21个地级以上市总工会开展“送清凉”活动,让更多一线职工感受到工会组织的关怀。
近期,全省各地工会正积极行动。今年7月开始,广州市总工会陆续分7个批次,在全市11区共56家工会爱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免费派发雪糕,户外劳动者可凭工作服或工作证即可领取;佛山市总工会将分别前往全市五区部分高温作业单位、建筑工地及快递物流站点、外卖配送站点等高温场所慰问高温作业人员,并送上清凉饮料、清凉礼盒;东莞市总工会筹集资金,购买了一系列防暑慰问物资,为职工送上新鲜的东莞荔枝,实现职工慰问和助农助消费两手抓。
此外,为了让户外劳动者更好地休息纳凉,不少爱心驿站都进行了服务升级和改造。广州龙津街道的“羊城红骑手”爱心驿站去年9月从原本22㎡扩大到320㎡,能够容纳周边更多的骑手,站内配置了饮水机、冰箱、空调等硬件设施,为了让骑手在纳凉时不无聊,驿站根据骑手爱好设置了电竞区,方便骑手交友。在服务方面,驿站经常性开展工会送雪糕、电竞游戏比赛和夏送清凉关怀等活动,受到户外劳动者的一致好评,也吸引更多户外劳动者前来纳凉。中国工商银行则依托广州辖区近350家营业网点的驿站,开展各式各样的夏日“送清凉”活动,欢迎坚守岗位的户外劳动者到驿站休息,并常备充足的清凉饮用水、防暑降温物资及应急物品,时刻准备为降温续航。
深圳地铁:增设17处“纳凉区”
深圳深云地铁站工作人员胡巧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车站附近育才中学桃源校区项目、塘朗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开始建设,有约200—300名施工人员在此集中施工。最近,因为持续高温,越来越多施工人员在午休时段会选择来地铁站休息纳凉。
“因前来纳凉的人数较多,车站近期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站厅不影响乘客通行的区域,增设了‘临时纳凉区’,每天中午时段开放,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避暑场地。”胡巧介绍,为了确保车站安全有序运行,在划定区域内特别设置了‘临时纳凉区’标识,还安排专人进行定点巡查引导、卫生清洁等。
据了解,目前,为了方便广大劳动者和市民纳凉休息,深圳地铁已在4条线路、17个车站设置了“纳凉区”,并安排专人进行客流引导、卫生清洁及文明劝导,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的乘车环境。深圳地铁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地铁将倾听市民乘客宝贵意见,根据试点情况和乘客需求,积极评估未来增设更多纳凉区的可行性。
平台:发放高温关怀金 赠送“防暑险”
除了提供纳凉场地外,美团的“清凉”举措还有不少。记者了解到,美团根据各地高温天气和极端气象状况,推出高温关怀金,加强夏季骑手保障。张杰介绍,由于骑手跑单主要集中在午、晚高峰,很多骑手也会自主调整安排跑单节奏,高温关怀金将随骑手订单发放。同时,平台调整优化配送范围和取送路线,根据高温天气情况适时启动应急机制,为骑手提供配送补时服务,剔除因高温天气造成的差评,同时动态调整配送半径,在站点配置充足的防暑药品和物资,增强防暑降温的宣导和指引,尽可能减少骑手户外跑单的风险。
此外,从7月1日起,美团启动“2025夏季清凉行动”,分批次为全国300多万骑手送上“防暑险”,由美团平台全额出资,骑手免费领取,该保险是专门为高温天气下劳动者设计的保障方案,是美团在“新职伤”和商业意外险之外,新增提供的骑手保险险种。另外,各城市站点将发放防暑物资,设立健康驿站,开展冰饮车巡游,多方面为骑手撑起夏日“遮阳伞”。
除保险保障和关怀金外,美团2025年防暑行动还包括物资升级、健康关怀和红包福利等。在防暑物资方面,平台投入专项资金,向骑手发放全额置装补贴,包含防晒衣、雨衣、冰袖等,覆盖超过60万平台骑手,总投入超1000万元。夏季期间,全国所有专送站点的小药箱将增配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记者手记
“把温度调到刚好”
记者在高温下走访时,衣服也被汗湿了一遍又一遍。那一刻,环卫工张阿姨口中“汗滴从皮肤上不断滑落”的形容,瞬间被“具象化”了。
采访过程中,记者常常被纳凉点的一些细节深深打动:在深圳深云地铁站,正午时分,路过的地铁工作人员和市民都自觉放慢脚步,担心打扰到工人们宝贵的休息时刻;在广州龙津街道爱心驿站,玻璃门上贴着“欢迎骑手回家”的字样,那是工作人员担心骑手不好意思进门;在广州白云工地集装箱“凉亭”,供应凉茶的配方来自湖北,因为管理人员特地调研得知,工人大多来自湖北,他们喜欢湖北当地的凉茶。
这些微小而具体的善意,无一不在诉说:高温关怀不是什么宏大的叙事,而是一场“把温度调到刚好”的精准服务——知道这些户外劳动者们最需要什么、最难开口要什么。比如,从22㎡的袖珍驿站到320㎡的骑手之家,从工人“蹭地铁”到被官方主动请进划定区域,从一壶湖北凉茶到一份高温保险……广东正是用这些看得见的细节,让高温下的劳动者真切地感受到被看见,也被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