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近日,广州番禺一家饭店为徘徊门口的客人提供免费、管饱的“2号餐”,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引发网友热议、获得全网好评。从2号餐到单人套餐,再到A套餐……一份份“暗号餐”,传递着一家家饭店、汤粉面店的爱心,更彰显出城市的温暖。一些有爱的餐厅,不仅提供了温暖的餐食,更给了大家一份归属感,还成为了信任与善意的传递站。
既是行善助人也是守护尊严
封面新闻:那些可爱的餐厅老板们,很大气,又很细腻。店家提供爱心免费餐,均设置了有如“暗号”一般的触发词。2号餐就像普通的商品命名一样,自然而体面。把爱心餐的发放,包装成“点餐”“上餐”的样子;把“施予与受助”的关系,还原为寻常的“餐饮消费”过程——当真是有爱又有心,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又不刻意凸显自己的道德光环,低调地奉献着,无声无息地守护着对方的尊严。
番禺的那家餐厅,默默提供“2号餐”,一做就是快十年。做好事、做实事,“做小事”帮大忙。做餐饮,很辛苦。而这一行,也是最容易见到市井百态、最密切接触芸芸众生的。大体每一个餐饮老板的创业史,都是一部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尝尽人间滋味的奋斗史。也因为此,他们对于那些困顿中的个体,更会生发出感同身受的朴素情感。当自己有了能力,就要回报社会,这是格局,也是骨子里的善良。
看见善意循环的更多可能
工人日报:要让微光长明,需要让善意循环起来,而非不断消耗。一些地方已开始尝试:有餐馆推出“存餐簿”,顾客可多买一份饭存在店里,留给需要的人;有青旅让受助者以义工服务换取住宿,形成“服务换帮助”闭环;还有社区整合周边小店,形成互助网格,分摊成本压力。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可成为善意的“护航者”,如为提供“暗号餐”的小店减免部分税收,为免费青旅开通消防、卫生绿色通道等,既守住安全卫生底线,又不让善意因合规成本过高而夭折。技术手段也可以为善意循环赋能,如建立预约系统防止资源被挤占,通过大数据记录善款流向、避免重复救助等。
在“暗号餐”里,看见善意循环的更多可能——今天,我们可以选择相信陌生人,用不声张的方式,守护彼此的体面。微光不必成炬,但可以星火相连,当无数微光在街头巷尾静静亮起,我们终将拥有更加温暖的岁月。
“暗号餐”背后是最温柔的默契
南方日报:有人说:“慈善的最高原则,是保护受捐者的尊严。”这些“暗号”看起来与普通餐品如出一辙,不用担心说不出口。当被问及为什么命名为“2号餐”时,店主的一句话同样让人鼻头一酸:“2”也是“爱”的谐音。小膳里藏大爱,有体面,这份别有巧思的创意,暖胃更暖心。相信不少人还有这样的疑问:“暗号餐”何以出现?又为何不断上演“接力赛”?引用大家口口相传的一句话——“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
当然,在给“暗号餐”点赞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感到担忧——会不会有人吃“霸王餐”?一位“暗号餐”店主的话令人动容:“不管对方是不是真的生活很困难,只要你说‘单人套餐’我就给,我们不在乎多出几碗面。”人间“烟火气”也能是公益。在此,感谢那些温暖一座城的好心店主,也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公益行动中来,帮助那些暂处泥潭者走出困境,重拾再出发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