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苏派作家领军人物范小青的长篇新著《江山故宅》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继非虚构作品《家在古城》之后,范小青再次围绕苏州古宅进行的文学创作。
古建筑专家言子陈为课题调研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苏州,同时也收到家乡街道的通知,本以为消失多年的老宅却依然存在,踪迹扑朔迷离。言子陈在一位接一位街巷故人的指引下,探寻言氏故宅“不易堂”的真正所在。其间,在早年间已经因事故去世的恋人、一封引起轩然大波的家族密信、一幅影响两个家族近百年的神秘画作,都成为“不易堂”真相的背后线索。作者通过不断切换各个角色的主讲人身份,巧妙融合苏州园林、刺绣、评弹等文化符号,书写了一座城和几代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浮沉变迁,牵引出两个家族从清末民初到当代中国跨越百余年的兴衰变化,彰显了中国文化重情重义的深厚传统。
范小青有个绰号叫“范苏州”,苏州既是她的家园,也是她的文学原乡。从上世纪80年代起,她就以一支秀笔书写苏州,写这座城市的吴侬软语、人情琐事、命运沉浮。2021年,范小青重游阔别54年的范家旧居,随后开始大量探访苏州的老街古迹,在与当地政府、民间文物保护工作者、寻常老百姓零距离沟通之后,推出了长篇非虚构作品《家在古城》,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写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治理。然而,田野调查搜集的资料和积累的情绪、思考、感悟,无法在一部非虚构中淋漓尽致地呈现,长篇小说《江山故宅》由是应运而生。范小青以圆熟的小说手法,继续诉说苏州古宅的前世今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范小青亦坦言,《江山故宅》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查阅,不是急来抱佛脚的做法,而是积四十年经历沉淀而成。故事围绕苏州城中的一座老宅不易堂展开。“史书记载不易堂是200多年前言氏家族建造的,历经沧桑,对于不易堂的存毁和真面目众说纷纭。”范小青在小说后记里写道:“小说通过具象的老宅,呈现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着重写了人类生存的双重世界,物质也许终究会荒芜和消失,但是精神的重建和永存,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支柱。”(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