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2025广东省两会

省人大代表徐晓红:

基层呼唤更多超声诊断人才

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本文字数:894

■徐晓红。全媒体记者许接英/摄

  “感觉自己就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有时想歇一歇,但还没歇下来,一鞭子就抽过来了。”1月14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广东医科大学影像学系主任、超声诊断学教研室主任徐晓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风趣地说。

  作为一名来自医疗领域的省人大代表,徐晓红一直关注着社会民生,尤其是医疗卫生领域的情况,积极建言献策。今年省两会,她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并提交了《关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徐晓红指出,超声医学作为现代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具有无创、实时、动态、可重复检查等优势,被誉为临床的“眼睛”,“一个好的超声医生和外科医生是一样的。外科医生是刀到病除,超声医生是利用探头,让病灶无处遁形。”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徐晓红发现,当前部分县城和乡镇医院面临着超声医疗设备老旧、专业技术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她透露,自己近两年下乡比较多,发现基层超声诊断水平普遍较低,“探头放下去,地市级别的医院年轻医生能够轻松诊断出的乳腺癌,在基层却可能被误诊为乳腺增生”。这样的误漏诊对患者来说往往是灾难性的,不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还可能导致患者承受放化疗的痛苦和高昂的医疗费用。

  为了充分发挥超声医学的“慧眼”作用,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准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徐晓红建议加强基层医院超声设备的配置和超声人才的培养,提升基层超声诊断水平。

  她呼吁加大对县域、乡镇、村居等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先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先进的超声诊断设备,确保设备性能满足临床需求。同时,建立超声医学远程会诊与培训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省、市、县、乡四级超声医学远程会诊网络,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与互补。

  在基层超声诊断人才培养方面,徐晓红建议组织超声医学专家定期为基层医生提供线上培训课程,并实施基层超声医生能力提升计划。包括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基层医生参加进修学习、学术会议等活动,拓宽其视野,提升其技能;建立导师制度,鼓励城市大医院超声科专家与基层医生建立“一对一”的导师关系,通过长期跟踪指导,帮助基层医生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其诊断能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东南方工报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 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横路5号6楼
电话 : 020-83882464
手机版
南方工报2025广东省两会 03基层呼唤更多超声诊断人才 全媒体记者许接英2025-01-16 2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