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汕汕铁路站前五标项目经理部项目副经理谭庆令

勇挑重担争一流 披荆斩棘当先锋

南方工报 2024年05月20日 全媒体记者林婷玉 通讯员曹俊峰 图片均为单位供图

  ■谭庆令(左二)检查施工质量。

  在中铁十一局汕汕铁路项目的施工现场,经常能看到一个匆忙的身影,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项目上的“急先锋”谭庆令。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建设团队出色地完成一项又一项“硬骨头”任务,每当遇到“急、难、险、重”问题,他都带头冲锋,靠着工作经验和智慧巧妙地化解难题。正是凭着这股“冲”劲,谭庆令从一名普通基层工作者成长为技术过硬的一级智能建造师。

  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谭庆令任职过技术员、技术主管、架子队长、项目副经理等职务。今年44岁的他,现任中铁十一局汕汕铁路项目副经理。无论身在何处,担任何职,他都秉承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京珠高速公路、赣龙铁路、宜万铁路等多项重难点工程建设任务,先后获得“六好共产党员”“优秀项目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为地方经济发展、国家基建事业、社会民生保障作出了突出贡献。

  汕汕铁路跨练江特大桥分别跨越练江、S234省道、海门收费站上下行匝道、新华大道等。其中(40+60+60+60+40)m、(60+91+60)m连续梁跨越海门湾海域及主航道,涉海、跨路大规模连续梁群同时集中施工,属于国内罕见施工工艺。对于该工程段而言,施工组织是关键。由于项目体量大、有限工期短、安全风险高,尤其是跨海施工段,项目建设团队必须在海水涨潮前完成海底围堰施工等工序,工作面施工、现场施工材料、队伍人员、机械设备等均为施工难题。

  为此,谭庆令对整个项目工程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及超前预判,采取“见缝插针”“立体交叉”的作业方式,逐步形成重点击破、串点连线、织线成面的作战策略。他身先士卒,扎根现场,时刻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处置施工中存在的各类协调、物资供应及技术问题,充分保障了施工的连续性,确保阶段功效指标可控。通过对施工过程中人员和机械的动态管理,快速有效地反馈机制,保证了连续梁施工优质高效地推进。从桩基施工开始到全桥合龙,用时仅13个月,成为汕汕铁路全线用时最短、第一个实现水上连续梁全部合龙的标段,保证了业主节点工期要求,创新了中国桥梁施工的高速度。

南方工报汕头报道 19勇挑重担争一流 披荆斩棘当先锋 全媒体记者林婷玉 通讯员曹俊峰 图片均为单位供图2024-05-20 2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