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军民(中)指导团队成员分析拉板机的相关数据。受访者供图
参加技能大赛获奖、编制标准化文件推动有效管理、创新培训方式每年为企业节省工时505小时……从事机械制造行业30年,佛山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艺工程师闵军民从最基层的机加车床、铣床、钳工开始,凭着一股钻劲、干劲和闯劲,从“菜鸟”变成高技能大师,从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设备医生”,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凡,为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力量。
南下逐“机械梦”
闵军民从小就对机械制造方面感兴趣,上世纪90年代末,在湖北老家机械厂工作了四年后,闵军民随南下打工大军来到广东佛山,开始“逐梦”。
闵军民认为,在机械制造行业,要想干好干精一个工种,就需要不断学习新方法、新工艺。为此,在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操作知识后,他购买了专业书籍,利用工余时间去啃理论、练实操,一步步掌握数控编程、机器人操作,并通过学习所得不断优化机械结构改良、降低设计成本、满足性能要求。
2020年,为了解决行业难题,闵军民带领团队成员研发半年,发明“一种制造人造板材的压制模具”,不仅成功解决了行业内难题,每年还直接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40万元。
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工艺技术难点,闵军民总是反复研究,设法寻找最佳处理方案。公司的工艺技术指引文件一直欠缺、不完善,为清晰指引安装技术工艺,他通过大量的学习钻研SOLIDWORKS Composer软件,进行清晰的动画链接跳转技术工艺表达,为后续客户安装及维护带来极大便利;他编制标准化文件,对原材料库和技术人员设计选型规范借用率进行有效管理;在培训时,他通过Composer软件来进行动画培训,为安装及售后维护带来极大便利,每年为企业节省工时505小时,工艺降本20万元以上。
技能点亮人生
近年来,佛山全市各级工会纷纷开展市钳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发掘和培养一大批制造业高技能型人才,为企业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为了提升自己,早在2018年,闵军民就参与了该项赛事的竞赛,并获得“佛山市技术能手”荣誉。回忆起参加比赛的场景,闵军民依然印象深刻。“比赛需要我们在4个小时内,制作出图纸上的两个标准件。”闵军民告诉记者,划线、挫、钻孔、装配、调整等一系列动作,都是钳工的基本功。钳工是一项极其精细的工种,比赛要求纯手工操作,难度很大,考验选手的沉着细心,锻炼选手的技能水平。在这场耐力与技能的考核中,他最终通过努力收获了成果的喜悦。
“技能竞赛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跟来自全省各地的同行业职工一起交流切磋,使自己的技能进一步提升,不断突破。”闵军民笑着说。
在提升自己技能的同时,闵军民也不断培养新人,并总结了“16字诀”:我说你听、我做你看、你说我听、你做我看。“今后,我将继续在工艺方面深耕研究,为机械制造业的培训带来更多技术性的沉淀,并努力成为新员工的榜样,鼓励其要热爱行业、潜心研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闵军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