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通信中心通信值班室收信台通信员值守甚高频(VHF)数字选择性呼叫(DSC)情况 。廖婉文/摄
我国是航海大国、海洋大国,作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约95%的进出口贸易货物量通过海运完成,其中80%以上经由南海。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通信中心(广州海岸电台,对外称广州台,业界俗称海上“110”)是南海航海保障中心24小时对外服务窗口,也是全国最大的海岸无线电话报台之一。作为南海海区中心台,不仅履行着国际海事组织赋予的中国沿海特别是南中国海的海上通信安全值守、遇险通信处理、安全信息播发、常规通信等职责,也承担着全国基于E航海的海上安全信息播发职责,为中国管辖海域航行船舶提供航行警(通)告等服务。
广州台,始终坚持深耕南海海域,面向中国联系世界各地的海上要道,面向“一带一路”,当好海上“110”,5年累计通信通话266863分钟,处理数字选择性呼叫(DSC)遇险报警1404起!他们用声音温暖船员守护归家路,为祖国南海保平安。广州台全年在岗,春节也“不打烊”,祖国万家团聚之时,他们舍小家,顾大家。2023年广州台共处理数字选择性呼叫(DSC)遇险报警346起,播发安全信息2446.2万字/19.1万份,播发气象传真图3.36万份,广东沿海VHF安全通信系统搜救信息1680份,通信服务零事故、零差错、零延迟。2023年全国首增开播商渔船避碰安全提醒,在6个时段9个频道播发商渔船避碰安全提示2.02万次,安全提示开播以来,广东辖区商渔船碰撞事故宗数同比下降50%、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下降60%。
广州台深知自己代表国家履行国际安全公约的重要使命,始终践行“波畅四海,守护安全”的核心价值理念,为海上人命救助和财产安全提供通信保障。面对因失火有爆炸危险船舶,被索马里海盗劫持后在印度洋漂航的台湾渔船,日本地震中央地带遇险船舶,广州台无不架起安全通信之“虹桥”,引领船舶走向重生的春天。担当“马航失联客机”搜救等国内外关注的急难险重通信任务,在国际上彰显中国通信人作为。红海海域航运危机,通过不同方式多个频率测试呼叫红海船舶1424搜次,为紧急情况下建立有效通信连接应急处置提供有力保障。2023年共处理遇险紧急通信21起,为船舶遇险、船舶故障、船员受伤转接通信70次,通话时间400分钟,救助船员212人。不少船舶在遇到生命攸关的危险之时,宁愿舍近求远,首选广州台,2023年处理的遇险紧急通信中,三分之二来自南海以外海域船舶。
广州台不断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着力增强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能力,在海上风电场动态监控、海洋信息服务、海洋预警预报等方面积极作为,不断开拓新业务解决新问题,承接了香港VTS船舶报告服务值守、基于E航海的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等业务,2023年共录入E航海系统中文航行警(通)告1.69万份、英文航行警告0.3万份,审核船舶资料128份。
用奉献践行初心,用生命保障安全,用创新引领发展。广州台通信值守员们把“安全通信,万无一失”的承诺烙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以电码为伴、和电波同行,铸牢“主角”意识、展现“主角”担当,甘当波澜不惊背后的无名英雄,努力答好水上安全通信保障“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