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森林城市监测评估中心团队。单位供图
森林覆盖率达53.03%、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达193个、特色自然教育径超百条……当前,春夏交替的南粤大地,一幅幅林城相依、人林相融的绿美广东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这离不开林业人接续奋斗的身影。
2024年,正值广东省岭南院30周年庆,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森林城市监测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接续奋斗,积极推进广东省森林城市建设更上新台阶,更好地支撑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到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当中,为绿美广东生态画卷添彩增绿。
探索篇
推进广东全域“创森” 完成省重点项目40余项
广东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广东“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森林城市建设覆盖全省,这背后还有评估中心的一份贡献。
评估中心现有员工22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0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7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近年来,评估中心贯彻落实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秉承“至真至诚、尽善尽美”的企业精神和“以服务赢得客户、以品质开拓市场、以创新谋求发展、以人才开创未来”的经营理念,专注于核心业务领域、集中资源和精力,提高技术保障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为广东全域创森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技术保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评估中心在广东省内举办森林城市建设论坛及创森技术培训班等活动,推动和深化全域创森工作。为各级创森主体全面解读“国家森林城市群”“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森林乡村”“广东省森林小镇”的建设要求、深入分析创森的规划编制、称号申报及品质提升等全过程工作技术要点,总结广东省全域创森的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为广东省创森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推动“创森”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在广东省森林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基础上,评估中心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营建模式与技术研究”“珠三角森林城市群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高质量森林城市综合评价体系及生态绿地优化研究”和“珠三角与国内外重要城市群城市森林发展水平比较研究”等研究项目。完成省重点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励14项。在推进广东全域创森建设过程中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五级创森”经验模式,不仅加强了广东省森林城市的建设,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推动“创森”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
评估中心在推动广东省城乡一体化和生态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紧紧围绕省委关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策部署,编制《广东省森林城市发展规划》《珠三角国家城市群建设规划》《广东省森林城镇评价指标》《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等成果。完成各年度国家森林城市群、国家森林城市、广东省森林小镇、森林城镇的监测评估工作,完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称号申报材料的编制、配合国家林草局完成国家森林城市群评价指标的制定和国家森林城市指标测评操作手册的编制工作;完成10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申报的技术指导、11个国家森林城市的监测评价、175个森林小镇和35个森林城镇的核验、125个森林小镇的复查,以及242个新备案的森林小镇规划初审等工作,为广东省生态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不仅提升了广东省的生态环境质量,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人才篇
人文关怀与专业发展并重 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
评估中心副主任马振环告诉记者,林业是个公益色彩鲜明的行业,林业发展的宗旨是经营守护好“绿水青山”,努力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而且林业的产出更加注重生态效益,这也决定了林业的投入是长期的,收获是漫长的,需要几代人的接续努力,才能见到成效。
马振环介绍,林业行业还需要从业人员拥有跨学科的知识体系,这无疑增加了人才培养的难度和周期。林业人才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实地操作能力,能够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工作。目前,评估中心人员的工作内容、环境根据项目需要呈现多元化,既有室内的文字撰写、图纸制作,也有外业的专项调查。而外业工作中,既要到城乡中走街串巷,也需要深入崇山峻岭跋山涉水。
面对这些挑战,广东省岭南院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从多方面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技术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创建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以吸引和培养高端科研人才。业务转型升级,从传统模式转向精细化管理,实施精品战略,不仅要求技术更新,也要求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建设人才梯队,强调选拔与培养并重,形成一个由学科带头人引领、技术骨干支撑、新秀不断涌现的人才体系,特别强调对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在加速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林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多维度的,涵盖了职业发展、生活品质和个人价值实现等方面。评估中心在制定人才政策时,注重综合性,考虑专业技能培训、职业晋升路径的规划,关注员工生活保障、心理健康和社会获得感,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成长。建立常态化培训机构,引入在线学习平台、专家讲座、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鼓励并支持林业技能人才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保持专业领先。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与激励机制。除基本的薪酬保障,还设计一套科学的激励体系,包括绩效奖金、项目分红等,让员工的贡献与回报直接挂钩,激发工作热情。同时,提供全面的福利方案、如灵活工作制、健康保险、退休计划等,体现对员工长期福祉的关注,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建立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表达意见和建议,定期举办座谈会、满意度调查,主动倾听员工声音,及时反馈处理结果。通过团队建设活动、文化节日庆祝等,增进团队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从物质、情感、发展空间等方面,给予林业技能人才关注和支持,构建一个人文关怀与专业发展并重的工作环境,确保林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和活力,为绿美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