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首席技师黄巨利:

装置“医师”一锤定音

南方工报 2025年01月20日 全媒体记者誉建业

■黄巨利。 柯裕清/摄

  “在巡检中,保持一份专注度,细心捕捉压缩机发出的声音的频次,从频次中去判断机组的运行情况,分析出机组的‘健康状况’,并根据机组‘病情’开出‘药到病除’的良方。”2025年1月10日,在茂名石化培训中心,黄巨利正在为培训班学员讲授压缩机检查的技巧。黄巨利是茂名石化脂肪烃生产工首席技师,扎根石化行业39载,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和中国石化乙烯装置操作工技能大师,获得中华技能大奖。近日,广东省2024年第二批首席技师名单出炉,黄巨利名列其中。

  独创“黄巨利操作法”

  1994年,黄巨利从大庆石化总厂调入茂名石化乙烯,作为一名有8年成熟生产实践经验的班长支援茂名石化乙烯开工建设,参与茂名30万吨/年乙烯工程裂解装置生产准备。彼时,茂名石化乙烯班组职工年轻且有高学历,只是高中毕业的黄巨利不禁陷入自我怀疑:新的技术我能驾驭得了吗?自己能在人才济济的茂名石化找到立足点吗?

  看到黄巨利在工作上的担忧,车间领导开导他,新的工作岗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班组老师傅劝慰他说:“巨利,你是一个年轻人,工作中不练就一手绝活,怎样点燃人生激情?”

  黄巨利在现场久久注视着已经初具建设规模的新装置,彼时,茂石化一号乙烯采用的是SW前脱丙烷前加氢工艺,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技能,助力公司成为国内这套工艺技术第一个开荒拓荒的实践者。

  “要学就学得最好,要干就干得最出色。不把技术学好,我连睡觉都不安稳。”黄巨利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由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技工锤炼成了关键时候能“一锤定音”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操作大师。擅动脑筋的黄巨利把自己的经验融入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的操作法。这套操作法,突破了提高乙烯收率的瓶颈,解决了低负荷下三大机组和乙烯塔的平衡问题,以及装置超低负荷运转状态下的生产操作难题,被同行称为“黄巨利操作法”。

  黄巨利利用深厚的积累和在新装置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和同事们一道,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针对机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60多个影响机组安稳运行的技术瓶颈,使制冷压缩机组从1996年装置投产开始,10年无需检修,创造了国内石化行业大型机组10年零检修的纪录,为茂名石化乙烯装置创造投产后达标时间最短、安全运行时间最长、无非计划停车时间最长、总损失率最低、冰机无检修时间最长五项“全国之最”作出了突出贡献。

  “师带徒”助推青年员工成长

  黄巨利是个闲不住的人。在担负起裂解气压缩机组的特护重任后,他更是坐不住了,有事没事都在现场转,或者守在机组某个部件旁观察,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久而久之,他对机组每个部件的运转习性、声音都非常熟悉,任何一点异常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多年来,他先后查处影响压缩机组安全运行的隐患数百起,是名副其实的设备隐患“克星”。

  有一次,裂解气压缩机转速波动并逐渐下降、入口压力过高,严重威胁装置生产安全,需对装置进行降负荷处理。黄巨利带领特护小组成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抢修任务,使装置负荷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当年乙烯产量创出历史新高。

  随着经验和年纪渐长,黄巨利在日常工作中也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年轻职工。2012年,黄巨利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助力更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

  自成立以来,黄巨利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头雁讲堂、夜间学堂、大师论坛、师徒协议等形式,让“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在茂名石化这方沃土上遍地开花。在黄巨利的率先垂范下,工作室成员多次“争金夺银”,在2020年全国乙烯行业竞赛上茂名石化获得团体第一、个人两金两银一铜的好成绩,在2024年的全国乙烯行业竞赛上再次斩获一金两银。据统计,黄巨利技能大师工作室多年来累计完成创新课题102项,名师带高徒196人次。

  在收获越来越多荣誉的同时,黄巨利也感受到了压力。他常常在想,如何配合茂名石化延长精细深加工,研发自主工艺路线和产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茂名石化要主动作为、引领示范,助力我国走好科技创新之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收起荣誉,黄巨利像往常一样,走进塔林,开始了新的征程。

南方工报职工 08装置“医师”一锤定音 全媒体记者誉建业2025-01-20 2 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