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配图
每年进入春季,万物复苏,大地到处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在老家的田埂边、屋后、古井边,总会看到一簇簇嫩绿整齐地平铺在地面上,老家的方言叫“小蒜”,其实就是春韭,叶子中空似葱,又散发着韭菜的淡淡辛香味。
每到这个季节,大家不约而同走向田野、小溪边,沐浴着春风,在游玩踏青中,尽情地收割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广袤的田野上,处处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灰褐的泥土里随处可见的春韭野菜,及不知名的小花小草,点缀其中,将乡野装扮得多姿多彩。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宁静中透着无限的田园气息。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你一把我一把,收割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清香与喜悦。左手拢住叶梢,银镰斜斜一划,齐整的茬口便渗出透亮的水珠。
那些年月的春风总是透着辛辣的味道。奶奶把割下的春韭摊在竹匾里晾晒,翡翠般的叶脉在阳光下舒展,恍惚是解开的绿丝绦。我常蹲在旁边数叶片上的露痕,数着数着就被呛出眼泪——新韭的辛气直往鼻尖里钻,像无数支细小的绿焰在燎。
最令人眼馋的莫过于春韭烙米粉了。生米粉加入凉水及少许盐,用筷子搅和,然后将洗净切寸断的春韭倒入其中,揉搓成小团子,压扁。一个个饼子静静地列在竹匾中。
这时,柴火灶就要登场了。奶奶围着锅灶,开始忙碌起来。春韭饼下锅油煎,整个屋子,香气扑鼻,烟火升腾。不知不觉中,春韭饼出锅,金灿灿、黄澄澄,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咬上一口,外酥里嫩、沁香盈人,软糯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小心点吃,别噎着。”看着我伸长着脖子,满脸通红的窘样,奶奶一声声地提醒着。
尽管吃噎着了,但果腹之后的那份幸福感,总会油然而生。
春韭米饼,自然是最朴素的吃法。而春韭作菜,与鸡蛋搭配爆炒,那更是春日里的一道时令好菜。打几个走地鸡下的蛋,春韭加入其中,与鸡蛋打散倒入热油中,加入少许食盐,即可起锅,下酒又下饭。
记得那年回乡吃到春韭炒菜,脑海中,一遍遍地浮现出奶奶忙碌的身影,一次次回味起那埋头吃饭,吃饼的景象。
三十多年时光,匆匆而过,村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然而,每年初春时节,春韭定不会缺席乡人的餐桌。这份对自然的情愫,相信多少年都不会改变。
暮色漫上来了,伴着料峭的春风,走在田野中,我看见一片片、一簇簇倔强的嫩绿春韭,正顽强地在田野中向上生长着,向着充满希望的春天,蓬勃生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