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发布了一段视频,反映四川宜宾某工地3名工人被罚吊在工地门口“荡秋千”。争议声中,有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实际情况是,涉事工人因违规作业,被要求在工地内部的“安全教育培训体验馆”进行安全绳体验培训,目的是让工人感受安全绳在坠落时的保护效果,加深对安全防护的认识。事后,企业还对工人们进行了1小时的培训。涉事工人表示,体验过程中感觉“挺吓人的”“以后再也不敢抱有侥幸心理了”。
一场舆论“乌龙”的背后,一个更重要的、常谈常新的问题浮出水面:如何守住高空作业的“生命线”。这根弦,时刻不敢放松。
近年来,安全生产教育逐渐从“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不少地方新增了安全体验培训基地、建筑类安全体验场馆以及安全教育培训体验等。此次事件正是发生在涉事工地内部的“安全教育培训体验馆”,报道显示,宜宾当地规范运行的大型施工场所,均设有此类“体验馆(区)”。而在北京、广州等地,安全教育体验培训已成为不少建筑工人上岗前的必经程序。这样的体验式、沉浸式教育,不仅让工人有了更多切身感受,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反思。(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