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20分钟涨150元”,这种调价要不得

南方工报 2025年04月11日

  新闻事件:“边下单边涨价,时间相差20分钟,价格却涨了近150元。”据报道,近日,重庆的李女士表示,她3月份在某平台预订酒店,两晚的价格分别为276元与268元。由于行程有变,约20分钟后,李女士准备再订一晚,但她打开页面后发现,该房型的价格已变为417元。

  酒店这套路是“精准杀熟”

  新京报:表面看是市场供需的自然调节,实则暴露了资本借助数字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收割的无奈现实,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价格波动,而是一种披着算法外衣的“杀熟”。酒店行业声称动态调价是“收益管理”的科学手段,但这种所谓的科学背后隐藏着对消费者的系统性“算计”。当小型酒店依靠人工调价,大型酒店依赖预设算法系统时,消费者实际上被困在一个无形的数字围城中。在这个围城里,消费者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浏览、每一次犹豫不决,都可能成为算法判定你支付意愿的“数据点”。

  面对部分商家对消费者的算计,仅靠消费者提高警惕远远不够,法律层面应明确将“大数据杀熟”界定为价格欺诈,提高违法成本;技术层面要打破平台数据垄断,探索建立公平透明的定价机制;文化层面则需培养公众的数字权利意识,认识到个人数据是必须捍卫的新型财产权。

  “瞬间涨价”秒杀消费体验

  贵州法治报: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固然是酒店涨价的原因之一,但绝非酒店肆意涨价的借口。合理的涨价,应是基于市场供需和成本上升的适度调整,而非趁火打劫式的价格暴涨。极端天气、节假日等特殊情况,确实会导致酒店运营成本增加,但酒店作为服务行业,其根本宗旨应是服务消费者,而非一味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酒店自身的口碑和长远发展。

  酒店“瞬间涨价”秒杀消费体验,是一种短视且不可取的逐利行为。酒店行业应摒弃这种短视思维,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消费者在遭遇不合理涨价时,也应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投诉举报,共同推动酒店行业的健康发展。

  假期涨价须合理合法

  法治日报:“五一”假期将至,消费者对于节假日期间的购物、餐饮和住宿等需求明显增加。最近在一些热门城市,有部分酒店出现价格暴涨的情况。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节假日期间,一些热门城市的酒店住宿需求大幅增加,酒店价格上涨属于正常现象。不过,这种涨价必须合法适度,绝不能随意抬价,甚至出现暴涨的情况。否则,不仅有违市场调节的初衷,破坏市场价格稳定,损害市场公平秩序,而且会对当地的旅游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解决节假日酒店涨价困局,需要多方综合应对。监管部门应加强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坐地起价、串通涨价、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引导酒店等经营者明码标价,切实履行价格承诺。对酒店而言,应自觉遵守价格法规,合理制定价格,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对于违规涨价行为,消费者也要积极监督举报,对其坚决说“不”。

南方工报时评 02酒店“20分钟涨150元”,这种调价要不得 2025-04-11 2 2025年04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