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五局电务公司深化产改让技能人才站“C位”

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 畅通青工成长“快车道”

南方工报 2025年07月01日 全媒体记者梁鸿杰 通讯员吴培豪 郭军星

  “希望能建立一个技能学习小组,方便我们相互学习、交流进步。”“针对青年技能工人,建议多增加一些实践性强、适用性广的技能培训。”近日,在中铁二十五局电务公司广州总部举办的一场技能工人座谈会上,来自施工一线的17名技能工人代表敞开心扉,为企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积极建言献策。

  如何推动一线技能工人在企业发展中“唱主角”、挑大梁?中铁二十五局电务公司近年来聚焦技能工人最关切的薪酬待遇、晋升通道、培养成长、荣誉获得等核心环节,精准施策,不断强化技能工人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加快建立以工作实绩和能力为导向的晋升机制,为产业工人队伍注入蓬勃生机。

  制度破冰 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

  “转入技能工人发展‘新通道’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职业晋升的限制一下子被打通了,收入也提升了,按劳分配的积极性更强了,能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企业对我们越来越重视。”在该公司工作了13年的电力接触网3班工班长贺龙凌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工友的心声。这种转变,源于公司一项关键制度的出台。

  为深入了解技能工人的迫切诉求,疏通他们在“提薪提级”路上的堵点难点,公司深入一线,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公司修订完善并正式出台了《技能工人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这项制度亮点是创新设立了“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制度,并配套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薪酬待遇体系和管理考核机制。这彻底打破了一线技能工人长期面临的职业发展“天花板”,使他们的技能水平提升能够直接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职业晋升空间和薪酬增长,实现了“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

  精准育苗 青年技工成长驶入“快车道”

  在广州南动车运行所的施工现场,“00后”生产二级信号工沈宇星正全神贯注地进行信号机灯座的更换作业。“经过2年的实操锻炼,这些技能我现在都能熟练操作了。”谈起自己的成长,这位年轻的技工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沈宇星们的快速成长,得益于该公司探索并日益成熟的“专业化带徒+竞赛式练兵+走访式纾困”一体化培育新模式。青年学徒入职伊始,便通过“老带新”“师带徒”的方式,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指导,帮助他们快速完成从学生到产业工人的角色转变。待其积累一定实操基础后,公司会适时提供与老师傅“同台PK”的技能比武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同时,公司每年还通过定期走访、座谈等方式,及时了解青年技工在职业发展、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诉求,并积极协调解决,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扫清障碍,按下了“加速键”。据统计,通过这套精准高效的培育模式,企业目前已成功培养了20余名像沈宇星这样能独当一面的“00后”青年一线技能骨干,为企业发展储备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该公司还积极搭建平台,让“最美员工”“工匠人才”登上宣讲台,分享奋斗历程,让这些来自身边的、可亲可学的榜样,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技工“比学赶超”的热情,营造了崇尚技能、尊重工匠的浓厚氛围。

  体系支撑 厚植技能人才成长沃土

  让技能工人安心扎根一线、专心提升技能、舒心干事创业,离不开系统性、全方位的支撑保障。该公司持续发力,多措并举,为技能人才成长厚植沃土。

  在技能提升保障方面,公司积极提供政策倾斜,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和支持一线技能工人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取证考试,为其未来职业晋升发展“蓄好力”“充好电”。同时,充分利用企业在铁路“四电”(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领域的专业优势,先后建立了“四电”专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工匠学院“四电”专业实训基地,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线技能工人培训和鉴定取证的实际难题,畅通了技能提升与认证的“最后一公里”。

  在基层组织优化方面,公司专门印发了《加强技能工人班组实施方案》,按照“专业优先、年龄适配、技能互补”的原则,将现有的128名技能工人科学划分成18个专业班组。通过举办班组长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车间班组技能竞赛、探索班组承包责任制、打造“明星班组”等系列活动,充分激发了班组这一最小生产单元的活力和创造力,一线工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显著增强。

南方工报职工 05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 畅通青工成长“快车道” 全媒体记者梁鸿杰 通讯员吴培豪 郭军星2025-07-01 2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