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察官普法课堂现场。单位供图
日前,中山市首届职工普法公益广告大赛顺利落下帷幕。大赛参赛作品涵盖宪法、民法、劳动法、工会法等多个领域,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情景剧、动漫、短纪录片、AI作品等多元形式,其中半数以上的参赛作品是以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等鲜活形式呈现,充分展现了职工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让法律条文“活”起来,让普法宣传“暖”起来。
近年来,中山市总工会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维权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以构建一体化普法矩阵、深化“两个学堂”、打通“三个端口”和推进“三大品牌”活动,不断营造环境、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创新方式,打造“1233”全链路职工普法新模式。
1体化矩阵织密维权服务网
中山市总工会聚焦源头预防,强化法律服务体系、“裁调+诉调”争议调解体系、劳动法律监督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形成一体化普法矩阵,将普法贯穿于工会维权服务全过程。建立起“市级中心+镇街工作站+新业态服务点”“三位一体”法律服务体系,并聘请40名村(社区)、工业园区工联会法律顾问延伸服务网络,实现工会法律服务四级覆盖。
2个“学堂”提升法治素养
聚焦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普法,中山市总工会分类精准打造两个“法学堂”(即“工会法学堂”和“职工法学堂”)品牌,切实提升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法治素养。一方面,以“工会法学堂”为牵引,提升工会干部法治素养;另一方面,以“职工法学堂”为载体,将法律知识送进企业、送到职工身边。整合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工会普法义工、劳动争议调解员三支队伍力量,持续开展“职工法学堂”活动,结合企业和职工需求,制定专题法律讲座清单,以“点餐式”模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3个端口不断拓宽普法渠道
中山市总工会着力打通传统普法、新媒体普法和阵地普法“三个端口”,不断拓宽普法渠道。一方面,强化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成员单位、法院、检察院和法学会沟通协作,综合运用“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专题普法活动、检察官普法课堂和新业态群体普法等活动,并编发工会法、劳动法、民法典,以及中山工会高温宣传小册子等普法宣传资料,以“面对面”的形式,直接向职工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打造工会律师普法、工会小剧场、普法动漫、法律知识竞赛、AI普法、有奖问答等线上普法新平台。借助全省工会系统首个DeepSeek智能客服,创新打造涵盖法律咨询与检索、法律援助服务的中山工会24小时AI智能客服。此外,将工会阵地打造为普法阵地,依托工人文化宫、工会驿站、职工书屋等职工服务阵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职工学法用法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
3大品牌保障普法精准有效
中山市总工会通过打造“普法小剧场”、AI普法课堂和职工普法公益广告大赛“三大品牌”活动,以品牌化、好口碑、接地气的方式,力促工会普法出成效。以“普法小剧场”为载体,坚持精准普法与有效普法相结合,聚焦职工群众关注的劳动法律热点问题,对真实案例进行“接地气”的改编,以通俗易懂的文案、贴近实际的故事、连续剧式的呈现、高质量的制作,强化代入感,让职工群众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学法。2024年以来,“普法小剧场”全网播放量近20万次,获评中山市2023—2024年“八五”普法创新创先工作项目。中山市总工会还运用AI技术打造中山工会专属IP“香小匠”,推出“普法+有奖问答”活动,定制工会专属普法文创产品,将法治元素与服务群众生活相结合,集实用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