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配图
我们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睡得够、睡得好”对我们第二天的状态和健康来说都很重要。然而,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在2023年发布的《中国睡眠大数据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存在睡眠障碍的人数高达5.1亿。
也有很多朋友因为睡眠方面的困扰在社交媒体上讨论,还常会出现一些诸如“晚上醒了还要不要继续睡”“睡不着需不需要‘硬睡’”之类的热搜。那么,实在睡不着,需要“硬睡”吗?
尽量保证自己只在感到困倦的时候才上床,如果在床上躺了20-30分钟仍无法入睡,或者一到床上就开始胡思乱想,这时候建议离开床铺,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直到感到困倦为止,然后再返回床上继续睡觉。除此之外,下面这些方法会有帮助: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确保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温暖和暗淡。使用遮光窗帘、耳塞或白噪音等方式,减少干扰和噪音,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
确定你的床上时间
记录你每晚的入睡时间、醒来时间和实际的睡眠时间,计算出平均每晚的实际睡眠时间(可借助手环和健康管理类APP)。这将成为你的床上时间,即在这段时间内你只待在床上,尽量保持平静和放松。
制订并灵活调整睡眠计划
如果你因为睡不着,所以在床上花的时间远大于睡着的时间,那么可以将初始的床上时间设置为实际床上时间减去1小时,并根据睡眠质量和效果,逐渐增加床上时间。这有利于我们提升睡眠效率,即睡眠时间与在床上的时间之比,当睡眠效率大于85%时,意味着我们的睡眠是正常的,这也可以用来评估自己的睡眠质量。
上床和起床时间尽量规律
根据你的需要和日常生活安排,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并在早上相同的时间起床,无论前一晚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如何,都要保持该固定的上床和起床时间。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整生物钟和建立更好的睡眠习惯。
只进行与睡眠相关的活动
当你坐在或躺在床上时,只做一些与睡眠相关的活动,如睡觉、放松、阅读或听音乐等。避免在床上看电视、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不利于睡眠的活动。这有助于将床与睡眠联系起来,提高睡眠效率。
控制午睡时间和频率
过长或过频的午睡可能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和入睡困难。如果你有午睡的习惯,可以限制午睡时间并减少午睡的频率,午睡时间为10-20分钟较佳,能够提供快速的放松和恢复,但是又不会影响晚上的睡意。
睡前进行放松活动
首先可以建立睡前的日常例行程序,例如刷牙、洗脸、穿睡衣等,这有助于向身体发送准备入睡的信号。其次,可以在睡前进行深呼吸练习、冥想或轻柔的伸展运动,放松紧张的肌肉,这有助于降低心率和放松神经系统,从而促进快速入睡。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