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我开车去粤北,途经一个小村庄。几间黄泥瓦房伫立在路边,瓦楞间长满了杂草,石垒的院墙,斑驳而腐朽的木门,简朴而又简陋。这些瓦房都被野菊花环绕着,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和活力。
河畔边、沟壑里、田埂上,到处都是菊花的身影。一簇簇,一丛丛的小野菊开得随意又随性,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活像一群明媚的少女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这个古老而又纯朴的村庄因为遍地的野菊花而变得绚烂多姿。
这里的村民似乎不以为然,他们在秋天的田地里播种、收获。小野菊自顾自开着,兀自欢喜,与他们各不相干。孩子们对这些野菊花却情有独钟,他们把菊花摘下来,到处插放,还用瓦罐在路边煮起了菊花茶。有一位小女孩,云鬓高耸,头上簪满了小野菊,香气盈盈,美极了。
当我举起相机,想要记录下这份美好时,孩子们好奇地围了过来。簪花的小女孩走到我面前,问:“阿姨,你是来我们村采访的吗?”她的小脸蛋红扑扑的,忽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我笑着摇了摇头,告诉她我只是来拍照,写文章的。小姑娘一脸兴奋。
“我们村很美,”她介绍道,“那边有一条小河,河岸开满了野菊花,前面有一片田野,田野里也长满了野菊花;早上起床的时候,对面那片山峦云雾缭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介绍着他们的村庄。“我们带你去苗苗家拍照吧,她家最漂亮。”一位瘦高的、黝黑的小男孩提议道。苗苗就是那位簪花的小女孩,她已激动得向家的方向跑去,一袭汉服在秋风里飘拂着。
穿过一条田埂,跨过一座木桥,我们就来到了簪花女孩的家。院墙外,篱笆错落有致,一簇簇小野菊黄白相间,开得气势磅礴。院内,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曲折蜿蜒,两旁的花草开得正艳。簪花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早已守候在院门口,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院内的男人则架起了小火炉,一只瓦罐装满水放在上面。水沸腾后,男人从篱笆墙边随手摘几朵盛开的菊花放进瓦罐中。不一会儿,一股淡淡的菊花香便弥漫了整个院子。
满满一罐菊花茶煮好后,淡淡的琥珀色茶水上面飘着几朵盛开的菊花。簪花女孩的家人端来坚果,招呼我和孩子们坐下一起品尝。我轻酌一口茶,一股淡淡的、甜甜的味道在口中回旋。
对于我的到访,他们没有感觉到突兀,反倒将村里的历史渊源、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等情况一一道来。说到当地的菊花时,男人脸上露出些许骄傲和满足感。他说,他们村虽然偏远,但山清水秀,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村民利用这一资源做成了独有的菊花茶和菊花蜜。他亲自带领回乡创业的大学生通过电商平台把他们的特产销往全国各地。这不仅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还提高了村里人的生活水平和文化自信。未来,他们还要种植更多的野菊花,争取将野菊花茶和菊花蜜销往海外。
彼时,一旁的阳光,迈着细碎的步子翻过篱笆墙,爬到我们的身上,山里的小野菊仿佛也开在了每个人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