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肇庆高新区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单位供图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总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思路,以四大“聚焦”工作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做好服务职工工作,不断推动园区工运事业创新发展。自2019年以来,4次获得肇庆市工会工作综合奖一等奖。
聚焦组织建设
织密工会“覆盖网”
高新区总工会坚持以“建会先强链”的工作模式开展组建工作,即企业进驻后,工会帮助联系区内的上下游公司,为企业打造产业链,使企业“进驻就有供应商,投产就有客户”,强化企业对工会的信任度,以此促进园区工会组织建设,织密工会基层组织“覆盖网”。2023年,参加省总工会“强基工程”推进工作先进县级总工会评选活动,被评为“2023年度广东省推动‘强基工程’建设先进县级总工会”,成为肇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级总工会。
为进一步做好服务职工工作,高新区总工会在园区打造11个新业态职工服务中心和暖心驿站,推动“司机之家”建设和“会、站、家”一体化建设,累计打造20个企业“职工之家”示范点,把工会阵地建在职工身边,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
聚焦产改工作
助力产业升级与人才发展
围绕园区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需求,高新区总工会坚持每年举办全区性非公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至今已举办十届;指导企业工会常态化开展技能竞赛,累计举办各类竞赛活动超千场次,选拔出800多名“大旺工匠”。制定《职工技能竞赛奖励办法》,通过提升职工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鼓励职工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全市区县范围内率先制定出台《肇庆高新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和奖励暂行办法》,对命名为“肇庆高新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团队给予2万元-10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同时,对获得全国、省、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给予1∶1配套资金奖励。目前,全区共培育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4个,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1个,区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3个。
聚焦帮扶解困工作
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高新区总工会制定完善了《肇庆高新区总工会对因欠薪导致生活困难职工的救助办法》《肇庆高新区总工会精准帮扶制度》《肇庆高新区总工会圆梦助学长效帮扶制度》等帮扶救助制度。自2007年以来,坚持每年举办“圆梦助学”活动,至今已举办十七届;发动区内爱心单位、企业(人士)捐资助学,累计筹集爱心助学款694万元,资助学生2082人次。2021年,高新区总工会被省总工会评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集体”。
聚焦完善服务体系
提升职工品质生活
近年来,高新区总工会大力推行“互联网+”普惠性服务,建设“肇工E网通——大旺工人”线上服务职工平台(肇庆高新区党工一体化网格服务指挥中心)。通过平台,工会的各项服务功能全部被集约到线上,职工足不出户即可通过手机端提交职工帮扶、场地租赁、购物优惠等共计25项普惠服务申请。如在“大旺工人”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的“普惠职工”栏目,面向职工、企业推出日用品超市购物优惠,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购买优惠,开展各项团建活动场地租赁优惠,给予企业职工实实在在的福利和优惠,目前已有上万人次享受到相关福利和优惠。此外,针对区内职工子女暑期无人看管难题,2023-2024年暑假,投入80多万元资金深化爱心托管服务,开设12期爱心托管班,切实为近800多人次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解决子女假期无人看管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