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全总“559”工作部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组织动员全省职工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不懈奋斗。
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工会使命任务
●要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牢牢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要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更好把握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奋力开创广东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要更加深刻认识把握坚持党对工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原则,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要更加深刻认识把握工会组织在全省工作大局中的职能定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贡献工会力量。
●要更加深刻认识把握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努力让广大职工群众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要更加深刻认识把握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中的责任担当,牢牢守住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南大门”。
●要更加深刻认识把握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的时代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广东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过去五年
成绩亮眼 硕果累累
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制度机制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省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开展“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模范政治机关创建
始终坚持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引导广大职工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
○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组建劳模工匠宣讲团,持续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进校园”活动
○推荐评选全国、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521人、劳动奖状785个、劳动奖章2037人、工人先锋号874个
○选树宣传“南粤工匠”110名、“南粤最美职工”30名,带动全省培育各级工匠7800多名
○建成各级各类职工书屋1.5万余家
○选树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25家
○广东工人艺术团送文艺覆盖职工3600多万人次
○推进建设县级以上工人文化宫114家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组织动员全省职工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建功立业
○举办各类竞赛5300多项,参赛职工2746万人
○取得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职工创新成果548万项
○组织职工和家属参与乡村疗休养164.4万人次,带动乡村文旅消费超9亿元
○通过工会经费采购“百千万工程”农特产品超25亿元
○打造“工会林”“劳模林”“职工林”1.8万余亩
○累计投入5亿元、慰问抗疫一线职工群众130万人次
○帮扶困难职工104万人次,实现16.4万户在全总建档立卡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始终坚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力打造高素质劳动大军
○完成“规范劳务派遣工管理”“农民工融入城市”等全国试点任务,全省培育各级各类试点超1万个
○建设19家省级工匠学院
○连续7年开办省劳模工匠本科班、646名一线产业工人进入大学课堂
○累计投入超3亿元、连续13年开展“求学圆梦行动”,帮助近30万名职工提升学历技能
○承办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
○建成各级各类创新工作室近1.5万家
○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组织3000多名劳模工匠建立“省-市-县-基层”四级技术服务队
始终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防范化解劳动领域风险隐患
○建立健全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10项机制
○全省建成劳动争议调解组织3.4万个
○培育发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12.1万名、工会劳动关系信息员7800多名、工会律师2000多名
○充分发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级劳资沟通协商
○推进“法院+工会”“劳动仲裁+工会”等机制建设,累计调解案件7.5万宗
始终坚持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合法权益
○打造“12351”热线一站式维权服务平台,维护了3.3万名职工合法权益
○平台建设“广东模式”得到全总高度肯定并在全国工会系统复制推广
○推动修订《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
○全面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
○开展“八送”活动,惠及新业态劳动者超400万人次
○各级工会送温暖活动累计发放款物10.9亿元
○发放职工互助保障金18.8亿元
○全省建成工会驿站1.6万家、职工服务中心6962家、爱心妈妈小屋6338家、司机之家1058家
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在粤15家互联网全国百强企业全部实现建会
○截至2024年底,全省有基层工会组织15.5万个、会员2214.7万人,全国居首
○新业态“三位一体”入会模式得到全总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市、县两级新业态行业工联会实现全覆盖,累计发展新业态劳动者会员156万人
○建成全国和省模范职工之家799个、“三个一批”省级建设点315个、省重点工程项目工会284个
○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19亿元,惠及企业2万家
○建成一支3718人的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
○派出蹲点干部2743人,组织建会5271家、入会68.9万人,指导6246家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
始终坚持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充分激发工会工作动力活力
○制定实施《广东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
○支持深圳工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
○全省90项工作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粤工惠平台实名注册工会会员1172万
○连续举办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工会联席会议
○打造千人汇湾区、粤港澳工会交流营等活动品牌
今后五年
接续奋斗 谱写新篇
广东工会今后五年工作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和全总的工作部署,牢牢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持续提高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全面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服务中心大局有新作为、引领职工团结奋斗有新成效、提高职工生活品质有新进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新提升、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有新突破,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智慧和力量。
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牢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强化对党忠诚,常态化开展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
●加强理论武装,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
●实施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健全“中国梦·劳动美”“劳模工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等活动机制
●构建“十五分钟职工思政工作圈层”
●深度挖掘广东红色工运资源
●全力打造“广东职工文体汇”品牌,建设职工文体数智化服务平台
●构建全省工会大宣传格局,推进工会媒体矩阵建设和融合发展
切实践行工运时代主题,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深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牵头制定我省三年行动方案
●建设符合广东产业特色的工匠学院体系
●推动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推动健全产业工人职业发展体系,搭建产业工人成长发展平台
●推动劳动和技能竞赛向中小微企业延伸,向新业态劳动者等群体覆盖
●开展职工节能减排竞赛,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大力实施“南粤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力争到2029年,培养造就50名左右大国工匠、500名左右南粤工匠、3000名左右市级工匠
●强化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的集群效应和创新合力
切实抓好维权维稳工作,坚定维护全省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深化“工会帮就业”行动,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月、“阳光就业暖心行动”等活动实效
●落实工会维权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三年行动
●建强新业态劳动者维权服务工作体系,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制
●提升“安康杯”竞赛参与度和影响力
●制定我省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规划
●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及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
●全面推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培育选树基层协调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
●深化工会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351+”专项行动
切实完善职工服务体系,促进广大职工共建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做优做强“工”字号服务品牌
●推动职工乡村疗休养、工会消费帮扶等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持续打造一批服务职工综合体和职工幸福企业
●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健全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机制
●制度化推进用人单位托育服务、工会爱心托管班等工作
●开展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行动,推行工会服务职工工作项目清单制度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品质化职工服务体系,打造大湾区职工优质生活圈
●强化粤东粤西粤北职工服务中心建设,打造职工疗休养精品路线
切实夯实工会基层基础,推动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强起来
●实施“小三级”工会建设三年行动和非公企业工会建设三年行动
●推动开发区(工业园区)制度性建立工会
●做优做强各级新业态行业工联会,抓实“工会代表制”试点推广工作
●推进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会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非公企业“强基工程”
●深化“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活动
●加强基层工会工作典型培育和总结推广
●实施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探索建立市、县级工会基层工作评价体系
切实加强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会工作的能力
●积极参与推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修订
●实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五年提升计划,开展涉工法律规定执行监督专项行动
●持续深化“一函两书”工作
●加强工会律师、劳动法律监督员等培养培训,建设高水平工会法律人才队伍
●推动在具备条件的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阵地加载职工法律援助功能
●创新工会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定期开展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等活动
●加快建设工会智能法律服务系统
●加强与公安、司法、信访、人社等部门沟通协作,提升工会法律服务效能
切实推动工会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构建省总工会、产业工会、市县工会、基层工会之间高质高效的矩阵网络系统
●探索建立工会理论研究智库,为工会改革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健全与港澳台工会和劳动界交流合作机制
●持续办好大湾区工会联席会议、千人汇湾区等品牌交流活动
●全面升级粤工惠平台,对全省数智工会进行集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打造一批线上线下协同、示范效应突出的数智化应用场景
●加强全域数智工会建设,完善“普惠性+特殊性”网上服务工作体系
●推进工会常态化经审监督体系建设和全覆盖审查审计
切实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引领保障全省工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
●抓实全省各级工会机关和直属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
●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
●加强工会挂、兼职干部队伍建设
●发挥工会院校培训主渠道作用,完善体系化、全覆盖的工会干部培训机制
●进一步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持续为基层减负
●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健全完善工会干部联系基层、赴基层蹲点等常态化联系职工群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