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图
天刚蒙蒙亮,老曹就敲响了我的房门。我连忙穿好衣服,知道今天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寻找“3543”。
“3543”是一个地质灾害斜坡单元的编号。昨天下午,我们本来打算一鼓作气拿下那个村小组所有的斜坡点,可是天快黑了,最后一个点,也是最远最难走的“3543”成了“漏网之鱼”。老曹有些不甘心,双手握着汽车方向盘犹豫不决,最后还是下了决心要冲一冲。
为什么说要“冲一冲”呢?因为“3543”猫在山坳里面,要穿过一座山。山深林密,地图上根本看不清到底走哪条路才能到达,况且没有通水泥路,路况如何,无从得知。
作为多年的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搭子”,我完全理解老曹的心思。一来,只剩这么一条“尾巴”,不干完心里闹痒痒,晚上恐怕还睡不好觉;二来,明天还有别的村子要跑,不必为了一个点来回折腾,可以节约时间成本。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点骨感。车子还没开到一半,就差点陷进一个土坑里。幸好老曹眼疾手快,在前轮还没完全陷进坑里之前刹住了车。老曹开车往山上冲的时候,我全程紧绷着身体,直挺挺地如同一根木棍插在副驾座位上。等到危机解除,我全身瘫软在座椅上。缓过神来后,我对老曹说,“我们赶紧倒车回去,今天无论如何我也不上去了。”老曹看着我,一直尬笑,好半天才嘿嘿地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老曹坐在车里把着方向盘往回倒车,我站在车后面充当指挥员。直到夕阳快要落在前面的山坳里时,车子才安全地回到了出发时的位置。回去的路上,老曹的两只手忙忙碌碌,一边开车,一边不停地擦汗。看见老曹受惊如此,我有些心疼,于是出了个主意:“明天,我们飞无人机过去看看,拍几张照片得了。”老曹听我这样说,顾不得擦汗,严肃地对我说道:“不行不行,每个斜坡单元我们必须亲自去到点位现场才行。明天我们走路上去,早点出发。”
我使劲地点点头,心里顿时升腾起一股豪气来,势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豪气还没升到半山腰,我就被现实狠狠打了脸。昨天晚上下了一场急雨,此刻山路更加崎岖难行。有的路段要爬近70度的陡坡,有的地方则长满了茂密的茅草,我和老曹就好像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只能一步一个脚印,一点懒儿也偷不得。老曹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一路上近乎以爬行的姿势艰难地往山上挪着双脚。我虽比老曹年轻些,也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汗水湿透了工作服。
眼看士气低迷,老曹一边手脚并用地在前面开路,一边不时回头给我打气:“就快到了啊,再加把劲!”有时见我不理他,老曹还要使用激将法,“年轻小伙子可不能输给我这个中年大叔啊!哈哈。”我自然不愿服输,肚子里提足一口气,一溜烟小跑,很快就超过了他好几个身位。见我已“中计”,老曹在后面“嘿嘿”笑出了声。笑声打破了山坳里的寂静,回响久久不绝。
山高万仞,只登一步;再难再险,也决不放弃。直到朝阳稳稳地倚在最高的那片山脊上的时候,我们终于找到了“3543”。原来,这里只有一户人家的老房子,只有等到农忙的时候,这家人才会进山暂住几日。我们抓紧时间围着屋后边坡勘查分析地质灾害情况,详细记录各项数据,确定风险等级,做完全部工作后,原路返回。
下山途中,老曹心血来潮,要给我来上一支家乡的山歌。他扯了扯嗓子,对着满山的花花草草大声唱道:“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
老曹唱了一遍又一遍,一遍比一遍高亢。我听着他的歌声,嘴里不自觉地也跟着轻轻地哼了起来“不怕滩险湾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