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职工

广东省海员系统首家职工创新综合楼启用

建成“服务—培训—实践—创新—转化”全链条职工服务阵地

全媒体记者徐丘濂 通讯员米军喜

本文字数:1011

  ■“蔡连财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蔡连财(前排左二)向职工展示创新成果。单位供图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徐丘濂 通讯员米军喜)6月26日,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特运”)职工创新综合楼暨港航技术创新工作室联盟正式揭牌投入使用。

  新建成的中远海运特运职工创新综合楼共三层楼,总面积1700多平方米,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海员路,紧邻港口,周边汇集众多港航企业,环境宁静优美、服务设施齐全,公共交通便利,是广东省海员系统首家职工创新综合楼,为劳模工匠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树立了榜样,充分体现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自觉担当。

  中远海运特运职工创新综合楼以创新综合体为依托,整合了一家“幸福船员小屋”; “职工创新成果展示中心”“船员岗前实训中心”两个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三个创新工作室的优质资源,采取增挂标识标牌、嵌入工会元素、融合职工服务功能、丰富职工服务载体、健全长效运行机制的方式建设,建成“服务—培训—实践—创新—转化”全链条职工服务阵地。

  中远海运特运工会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盟”的劳模工匠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提升机制。“借助这一平台,激发更多创新活力,推动联盟资源共享,为发展航运新质生产力、建设‘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蔡连财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蔡连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团队创新的种子在这里落地开花,我也深刻感受到公司工会对劳模工匠与职工创新工作的重视。”“韦冬娜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韦冬娜说。

  “许多创新成果在这里展示,让我眼界大开。”职工黄贤清向记者分享了在职工创新综合楼的体验,“职工书屋、健身休闲活动室等门类齐全,对我们来说,工作之余有了更好的去处,这是职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的重要平台。”

  “我们学习借鉴了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的经验做法,一方面坚持公益性服务性方向,另一方面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这里还将陆续开展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技能素养、心理关爱等培训提升课程,把文体活动、教育培训送到职工身边,让职工业余时间也能思想‘充电’,打造成职工群众的精神家园。”中远海运特运工会主席陈建钦介绍。

  一直以来,中远海运特运工会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秉承“文化惠工”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东南方工报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 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横路5号6楼
电话 : 020-83882464
手机版
南方工报职工 05广东省海员系统首家职工创新综合楼启用 全媒体记者徐丘濂 通讯员米军喜2025-06-30 2 2025年06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