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劳动模范、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广湛铁路站前三标项目经理孙军

二十载匠心筑通途 担使命壮志启新程

南方工报 2025年04月30日 全媒体记者徐丘濂 通讯员侯为

  ■孙军。单位供图

  在南粤大地绵延的铁路线上,有这样一位建设者: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建一线,从青涩学子成长为攻克多项世界级桥梁难题的“技术大拿”,申报取得国家专利授权1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QC成果奖4项、工法5项、科学技术奖2项;带领团队斩获鲁班奖、詹天佑奖,个人先后被评为“中铁广州局十大杰出青年”“广东向上向善好青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建设者的责任担当。他就是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广湛铁路站前三标项目经理孙军。 

  高原塔架上的“逆行者”

  大学毕业,孙军就投入到武广高铁的建设中,两年多时间,他坚守项目一线,熟悉掌握了施工工艺、技法。

  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是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简称“拉林铁路”)重点标志性工程,该工程由中铁广州局承建。建设中遇到许多的困难,2016年7月,孙军临危受命,含泪告别妻子,毅然前往青藏高原。面对塔吊突发事故,他深夜顶风冒雪攀爬170米塔架,成功化解险情。为攻破技术壁垒,他聘请专家,结合实践编写《破碎透水岩层大断面斜向拱座开挖施工工法》等多项工法,荣获广东省省级工法奖;《青藏高原铁路大跨提篮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安装技术》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湾区基建的“专利大户”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战场,孙军在“广东斜拉第一桥”江顺大桥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彼时他任项目副经理,仅三个月便完成240米栈桥与3000㎡水上平台等临建设施,这为大桥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其间,他积极参与项目开展的各项劳动竞赛,因为精湛的业务能力,成为江顺大桥劳动竞赛“获奖专业户”;还带领团队取得2项核心技术突破,解决10余项技术难题,助力大桥荣获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多个奖项。

  广湛铁路站前三标项目被誉为桥梁“博物馆”,作为连通珠三角和粤西地区的交通要道,项目桥型多样、结构复杂,建设标准高、安全风险大。2020年12月起,孙军担任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面对重重挑战,他带领团队依托世界最大跨度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斜拉桥、钢混钢构桥等工程,积极开展科技创新。

  在施工过程中,孙军牵头研发《大型双壁钢围堰整体倒用》《连续梁0#块支架通用性设计》等10余项创新成果。其中,《水上混凝土运输和泵送一体化船舶研制》荣获广东省市政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二等奖,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截至目前,团队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获局级工法3项、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部级QC成果3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

  凭借科学管理,项目部结下累累硕果。在2021-2024年广湛高铁信用评价中持续名列前茅,先后荣获“广东省青年文明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程海员赛区劳动竞赛优胜集体”“中国中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

  桥梁铁军的“锻造者”

  孙军尤其注重团队培养,他以“身先士卒,带兵打仗”的理念,采用“黎明突击+午间巡查+深夜督战”的管理巡查制度,用江顺大桥“铁人工作法”严格要求自己和团队,15年间带出两支斩获鲁班奖、詹天佑奖,一支斩获桥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西奥多·库珀(铁路桥)奖团队。

  在广湛高铁建设中,孙军首创“一站式结算”服务体系,压缩协作队伍结算流程;实行“24时响应制”,做到测量放样“秒到场”、技术交底“零延误”,保障施工高效推进。广湛项目自开工第二年起,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明星项目,吸引众多兄弟单位参观学习。

  孙军以匠心实干担使命,用智慧与汗水推动行业进步,在基建事业中不断书写新的辉煌。

南方工报中交广航局/中铁广州局 50二十载匠心筑通途 担使命壮志启新程 全媒体记者徐丘濂 通讯员侯为2025-04-30 2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