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晨雾如轻纱,第一缕阳光穿透雾气,斑驳洒下。我身姿挺拔地站在监狱管理岗位前,藏青警服在微光中沉稳,肩章反光,与胸前党员徽章相互映衬,编织出入党三十年的信仰图谱。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两套制服承载着不同却紧密相连的使命,被同一种精神血脉贯通——那是党章里字字千钧的誓言,是烙在军魂中沉甸甸的担当。
时光回溯到1995年3月25日,军校礼堂内,军旗与党旗交相辉映,气氛热烈庄重。战友们眼神坚定而憧憬,我紧握右拳庄严宣誓,声音洪亮坚定,宣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那一刻,党徽熠熠生辉,似穿透灵魂的指引,让我深知责任重若千钧。不久后,我们身着橄榄绿军装,紧握钢枪,冰冷质感无法冷却心中炽热火焰。军校毕业后,我毅然选择分配到湖南衡阳的基层部队。
衡阳的冬天,虽无北疆极端酷寒,却也凛冽。冷空气如潮水南下,严寒肆虐,气温骤降,湿冷穿透衣物,直抵骨髓。身上的军大衣,在这环境下显得单薄,狂风掀动衣角,湿冷侵蚀身体,我忍不住瑟瑟发抖,却裹不住内心滚烫的初心。
这初心,是军校入党时烙印心底的信仰,是对党忠诚不二、为人民无私奉献、在基层锤炼自我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日常训练中,我冲在最前,烈日下的战术训练、寒风中的体能拉练,我都咬牙坚持,力求最好。因为我知道,提升军事素质才能更好履行党员职责,守护土地和人民。
1998年,长江洞庭湖区抗洪抢险任务紧急。暴雨如注,洪水肆虐,湖南、湖北、江西部分地区洪涝严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威胁。接到命令,我和战友迅速奔赴灾区。途中,狂风裹挟暴雨,打在脸上视线模糊,前行艰难,但我们毫无退缩,一心尽快赶到现场救援。到达灾区,景象揪心——浑浊洪水汹涌,淹没大片房屋农田,许多群众被困家中,焦急着等待救援。我们立刻投入抢险,驾驶冲锋舟在洪水中艰难前行。
救援时,我看到一位老人被困屋顶,神情惊恐。我毫不犹豫跳入水中,顶着狂风艰难游去。冰冷水流冲击身体,几乎失去知觉,但我没放弃。当我游到老人身边,扶他上冲锋舟时,他紧紧握住我的手,眼中满是感激。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党员的责任使命,明白初心在这片土地上的价值。
在基层部队,橄榄绿军装是身份象征,更是责任担当;胸前党员徽章是前行动力,是一生信仰。转业告别部队那天,首长语重心长地说:“军人的脊梁,永远是为人民挺直的。”这句话如重锤敲击我心,成为我日后工作和生活的座右铭。带着嘱托,我怀着憧憬与忐忑来到广州,踏入监狱警营,开启守护正义征程。
初到监狱工作,面对复杂陌生的改造环境,我一度困惑。监狱里服刑人员性格背景各异,管理难度大。但我很快发现,军队培养的钢铁意志与纪律意识是打开工作局面的密钥。我将军旅带兵经验融入监狱管理,采用“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训练)方式建立信任纽带。我深知,只有走进服刑人员内心,才能赢得信任尊重,更好开展改造工作。
在监狱工作中,我遇到过各种挑战。有服刑人员抵触改造,情绪激动甚至有攻击行为。我没有退缩,运用在部队和监狱积累的经验,耐心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诉求。通过组织心理辅导、文化活动等方式,逐渐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还有监狱安全管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我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检查每一个环节,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每一次的巡查、每一次的应急演练,我都认真对待,因为我知道,这关系到社会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
入党三十载,如白驹过隙。党员徽章、警徽与昔日的军功章,共同诠释军人本色与警察担当。党员徽章是对党忠诚的象征,提醒牢记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警徽是监狱警察荣誉标志,代表法律尊严和正义力量;军功章是部队拼搏奋斗见证,激励在新岗位发扬军人优良传统。
回望来路,两套制服在岁月中融为一体。橄榄绿赋予我坚毅品格,让我面对困难不退缩;藏青蓝教会我深邃思考,让我工作注重方法策略。党员徽章始终是指引方向的北极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让我找到前进方向。
我将带着对橄榄绿和藏青蓝的深情,以及党员徽章赋予的使命继续前行。我相信,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就能在两种制服间丈量出忠诚的无限维度,书写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