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梁鸿杰 通讯员洪林 杨智泉)9月8日,在福建厦门举办的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上,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创新推出定制化供电服务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作为能源电力行业唯一案例,入选国家发展改革2025年全国十大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标志着广州供电局在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获得全国层面认可。
精准绘制“用电画像”
定制化服务的核心,始于对需求的精准把握。广州供电局通过“产业共性+企业个性”双维度分析,为不同产业赛道绘制清晰的“用电画像”。
在产业共性需求识别上,广州供电局围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29个重点产业,结合AI大数据分析与实地走访调研,从产业特征、远期前景、上下游产业链等维度,提炼各产业集群在办电、用电中的共性规律;在企业个性需求挖掘上,聚焦企业用电时效性、成本经济性、办电便利性等5个核心维度,梳理过往报装流程中的典型特征,捕捉不同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在此基础上,广州供电局进一步整合“共性+个性”需求,归集形成“高品质供电保障”“高敏感供电服务”“非连续性用电需求场景”等7个典型用电场景,为后续精准服务奠定基础。
服务体系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为让服务更“对味”,广州供电局坚持“普遍+个性”“传统+创新”“保障+合作”三大原则,深度整合政企资源,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从企业筹建期的帮办代办、规划咨询,到高质运营期的电能质量治理、应急保障,再到绿色发展期的碳排放管理、新能源接入,以及生态合作期的车网互动研究,广州供电局谋划推出20项针对性服务举措,实现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全链条支撑。同时,通过“电力数据看经济”分析模型、碳达峰碳中和监测管理平台,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优化能源规划提供数据支撑,推动经济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
从产业保障到民生赋能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针对重点车企生产用电“需求迫切、电能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广州供电局客服中心、天河供电局组建调度运行、市场营销多专业服务团队,为项目配置多路电源保障,同步规划远期配套电网,并协助制定电力应急预案;同时利用园区屋顶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助力产业绿色转型。
在民生服务领域,广州供电局客服中心全力保障增城区石滩镇元洲村三峡移民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组建涵盖多专业业务骨干在内的工作专班,为项目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通过内部业务流程并联推进、新建0.43公里电缆走廊,大幅提升光伏消纳能力。该项目投运后,每年可为移民群众创收约70万元,户均年增收约2万余元,实现“绿色能源+民生增收”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