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君(左二)和同事研讨新课题。
◀运动场上奔跑的郭学君(中)。
全媒体记者王艳/摄
郭学君是江西上饶人,2003年高中毕业后就待业在家。2004年6月,位于东莞市万江区的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益科技”)组织内部招聘,在此上班的哥哥听到消息后赶紧给他报了名,于是郭学君就这么来到了东莞。
郭学君还记得,当时招聘很严格,需要笔试和面试。“面试地点在一家分厂的二楼活动室,两名面试官问了很多问题,我都顺利回答了。印象最深的是测量身高环节,我担心身高不达标,有心机地将脚后跟抬起来,还大声问,领导,身高够吧。” 当时,面试官笑着拍了拍郭学君的肩膀,让他回家等通知。
从那时起,郭学君的人生轨迹开始和生益科技交汇。他说,加入公司20年,自己每天都在全力以赴,紧跟公司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在一次次的突破中,郭学君收获成长、邂逅爱情,成为“新莞人”, 真正把“他乡”变成“故乡”。
健全育才体系
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
郭学君应聘的是外观检测员岗位,需要运用专业的设备和技能,对产品的外观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发现并筛选出存在缺陷和问题的产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掌握很多知识,比如产品原材料的性能、工艺的氧化技术等。当时我就是个小白,根本摸不着头脑。”幸运的是,生益科技有健全的育才体系,帮助产业工人快速成长。
据介绍,在生益科技,新员工入职第一天就要参加入职前培训,实现角色转变;一周内,有管理人员见面会、岗前实训、在岗OJT辅导与考核,帮助员工快速融入团队;一个月内,公司会组织岗位技能考核与确认,帮助员工实现独立上岗;一年内,安排员工对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新要求进行学习,同时,开展岗位知识与技能竞赛、岗位技能强化培训,巩固岗位技能,并鼓励员工进行学历教育与学历提升。
“产线的师傅特别好,手把手教我们,还将经验做成小册子和课件,供我们学习。” 郭学君说,小册子图文并茂,有各种缺陷的实景图,还有评判产品等级的标准,像个百宝箱一样。
“把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放到合适的岗位,承担合适的责任”是生益科技对职工的承诺。对此,郭学君深有体会。入职第二年,技术中心实验室内部招聘检验技术员,这个岗位非常吃香,报名应聘的有30多人。“虽然竞争很大,但我还是报了名,我喜欢做技术工作。”因为提前做了不少功课,在面试中,郭学君显得游刃有余。几天后,他就接到了到岗通知。
实施激励机制
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生益科技生产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专业性很强,涉及的领域包括化学、机械、电性能、物理性能等。走上技术岗位后,郭学君跳出舒适圈,在不断实操的过程中,掌握了各类知识,并努力通过制作分析报告,为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使之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品。
有了职业获得感后,郭学君对工作更加热情。他不断挖掘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改善点,参与多个改善小组,提出了30多条合理化建议,获得2018—2019年度/2019—2020年度两个年度的持续改善品质标兵,以及年度“学习达人”等荣誉,“改善标兵不仅有奖励金,还可以带薪出国旅游一周。”郭学君说。
“创新成果越多,得到的实惠就越多。”生益科技工会主席陈少庭介绍说,公司抽出每年利润的13%,以奖金的形式发放给全体员工,对超出净资产收益率10%的部分利润再做计提,以激励金的形式奖励核心骨干员工;为9级以上员工还增设了股权激励。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目前,已有738名生益科技的员工得到了公司的股权激励。
对于员工来说,最具诱惑力的奖项是“董事长特别奖”,这个奖项最高可以一次性奖励50万元。产品设计工程师何雨巷是首批“董事长特别奖”获得者之一,当年他研发的一款产品突破了关键技术并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获得了近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此外,生益科技也为员工制定了专属发展通道,划分了管理、技术、业务、专业和工匠5个序列的职业发展通道,其中,工匠序列包括操作工、技工、技师、工匠技师等共11个职级,极大地拓展了职工晋升发展空间。
“我刚入职公司去了生产线,走的是工匠序列,后来转到技术序列,当了技术员,现在我又转到管理序列,评上了助理主管职级。”郭学君说,生益科技给所有怀揣梦想的人提供了各种机会,只要你肯努力就会有收获。
提升生活品质
员工走出宿舍即享便利生活
工作之余,运动是郭学君减压的最佳方式。他是公司足球、篮球、排球俱乐部的主力队员,也经常组织策划本部门的各项文体活动,增进团队凝聚力。
“公司建有足球场、室内篮球场和排球场,这在万江区企业里并不多见。” 郭学君说,员工生活区建有文体活动大楼,设置了阅览室、电视厅、健身房、舞蹈室等场所免费向员工开放。员工走出宿舍,就能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工会还组建了足球、篮球、羽毛球、排球等俱乐部,“健康生活委员会”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文娱活动。此外,生益科技党委、工会、团总支、《生益》报编辑部等团体还不定期组织开展职工各类文体活动,并通过《生益》报、“生益天空下”微信公众号、内部EIP平台等进行专题展示。这些文体活动为员工提供了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展示了生益人追求积极、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望,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公司就是一个大家庭,不但工作上提供各种平台和机会,也给员工的家庭和生活提供各种帮助。” 郭学君一一列举:公司开办免费的寒暑假员工子女托管班,为员工解决了假期无法照看小孩的问题;成立“生益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生益员工子女,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疫情期间,为了让员工更安心地工作生活,公司为员工提供了非常全面的后勤保障等;家属楼为员工家属、亲朋、同学等提供探望方便。“在这里,我找到了事业和爱情,也让我更加憧憬未来无限可能的人生。” 郭学君幸福地告诉记者。
工友新企望
生益科技环境与安全专员杨程铭:公司转型发展,对很多岗位提出了要求,如学历、英语。希望公司搭建更多元化、立体化学习途径,助力员工成为“多面手”。
专家观察站
中企群工效能研究院研究员杨一: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当代职场人的“愿望清单”里,公平公正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良好的管理与沟通氛围成为新的需求点。生益科技充分认识到这一变化,牢抓幸福企业建设“方向标”,形成了企业发展、员工幸福的“生益”方案。以身心关爱为基础,完善优化荣誉体系;以“董事长特别奖”为手段,畅通的发展通道为机制保障,“把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放到合适的岗位,承担合适的责任”;建立健全育才体系,搭建科创竞技舞台,评选“学习达人”“改善标兵”;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让“金点子”变成“金豆子”,形成以创新促发展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