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员培训班训练场景。单位供图
“我们家是脱贫户,享受到低保金、临时救助等惠民政策……今后,我将积极参加驻村工作队及村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感谢大家!”2024年12月23日,又是一周新的开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阿湖乡阿热买里村的自治区总工会驻村点,国旗下,一位村民代表站在群众的最前面,正热情洋溢地用普通话作分享。
2014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驻村工作队(以下简称“驻村工作队”)——分别派驻在阿湖乡阿热买里村、托万买里村、托格拉克村和格达良乡阿尔帕勒克村4个村子,致力于把思想政治引领、先进表彰激励、职业技能培训、“四送”服务品牌等工会业务和工作方法融入到驻村工作中,“做有工会特色的驻村工作”。
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持续推进文化润疆
“迎新春、送祝福、送温暖、送文化”系列活动,“巾帼筑梦绽芳华·美美与共向未来”庆“三八”系列活动,“讲国家通用语 过传统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及“五四”青年节通报表扬大会……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好各个节庆时间点,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2+1”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各族群众心坎上。
“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每年都来看望我们。”在部队服役2年的退役军人库尔班江·吐尔洪在读大学期间应征入伍,毕业后选择回到托格拉克村,在村委会工作。“无论在部队,还是在村委会,我都保持并发扬着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持续传递给身边每个人。”
“文化润疆怎么做?我们是‘逢节必过’,利用中华传统节日这个时间点,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和走访慰问活动等,增强当地村民的文化认知与文化认同。”自治区总工会驻村工作队总领队、驻阿热买里村工作队队长赵多新说。
据了解,驻村工作队2024年开展各类节日走访慰问325户次,向困难群众发放暖心煤近400吨,发放金秋助学金12.6万元,资助学生54名。同时,投入专项资金20余万元,引入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在阿热买里村等三个村举办了120课时的国家通用语培训班,共有100余名村民学员参加。
引入表彰激励机制 激发建功立业热情
2024年10月28日,驻阿热买里村工作队宣布了2024年“最美阿热买里人”入选名单,共有27人从152名提名者中脱颖而出。
赵多新表示,“我们引入表彰激励机制,每年在阿热买里村评选学习宣讲模范、劳动模范、妇女模范、文明家庭等各类先进典型,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村民朝着‘先进’的方向努力。”
村民库提路克江·卡米力、太来提·沙塔尔、艾力·巴拉提等均获评为“劳动模范”,而具体称号则有所不同。库提路克江·卡米力是村里的“创业能手”,他的创业项目是兔子、蟋蟀的养殖,不仅自主创业成功,提升了经济实力,他还无私地给村民传授养殖经验,帮助村民掌握蟋蟀饲养的技术,先后吸纳了10位本村村民就业,给他们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青年村民艾力就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养殖管理,“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很尊重和感激他”。
太来提·沙塔尔是村里的“农机能手”,与哥哥携手合作,合资购买了拖拉机、打包机和装载机等现代农业机械。两人合作在阿图什市周边地区提供全面的农机服务,无论是耕作、播种还是收获,都做得又快又好。“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不仅自己家庭的收入增加了,也提高了当地农业的生产效率。”太来提·沙塔尔说。
艾力·巴拉提是村里的“维修能手”,他的妻子是护路员,自己则主要经营着一间五金店,因其维修技术出色、服务周到,生意还不错,偶尔他也外出务工。“这种稳定的主业与灵活的兼职相配合的就业方式,给他的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成为了村里勤劳致富的典范。”驻阿热买里村工作队副队长张梦凡说。
截至目前,“最美阿热买里人”推选活动已连续开展了三届。“这类活动不仅是对表现优秀的村民的肯定和认可,更是给全村树立了榜样,激励大家奋发有为、建功立业。”赵多新说。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村民就业创业能力
2024年8月2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驻村工作队保安员培训班的结业典礼上,来自阿热买里村、托万买里村、托格拉克村的50位村民学员顺利拿到了结业证书。这次培训为期15天,由专业机构金盾保安培训学校承办。学员吾热古丽·艾买提说,“通过培训,我们不仅掌握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拿到了机构认证的保安员证书,让我们就业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底气。”
在驻村工作队从事厨师工作的阿依努尔·扎克尔也是其中一位,听说有课上、有证拿,她就来了。“掌握的技能越多,家庭收入越多,地位越高。”带着这种朴素的认识,阿依努尔从一名织地毯的家庭妇女走出来,到驻村工作队当厨师。“以前我只会炒点拌面的佐料,现在学会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菜,能做红烧牛肉、麻婆豆腐、蘑菇炒肉、陕西臊子面……”但凡听说队里要开展技能培训,她总是兴趣十足,“有机会我想考驾照,开汽车去到更远的地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视技能培训,可以让更多村民有能力‘走出去就业’,达到增收的目标。”赵多新说,“我们将继续结合群众就业培训需求,整合各类资源,不断提升村民群众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带动就业提高村民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此外,驻阿热买里村工作队、驻托万买里村工作队联合开展为期5天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班,为50名村民传授高标准农田技术、滴灌带使用与维修技术等;驻阿尔帕勒克村工作队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为38名村民开展各类培训。同时,驻村工作队在劳动节期间还开展了“工会杯”劳动竞赛,以赛促建,在推动乡村建设的同时,提高农民技能水平。
截至目前,驻村工作队所驻点的4个村,已实现就业2828人,其中,疆内跨地区务工314人,转移至内地就业73人,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人2182人;开店经商259人。
做好“四送”品牌服务 增补“两送”助力发展
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是工会帮扶工作的四项品牌。仅阿热买里村,2024年就给27名考上大学的孩子发放助学金6.1万元,为幼儿园、小学近200名学生赠送了文具、图书、帽子等学习生活用品。
赵多新说,“近些年,我们在此基础上开展‘六送’服务,根据每年的需求和资源,不固定地增加‘两送’,如‘送农资’‘送义诊’等。”
驻阿热买里村工作队以“稳粮”“优果”“强畜”“增蔬”为思路,拿出经费在三夏、三秋期间,向133户困难群众发放6万元困难补助;连续两年与畜牧专家签订协议,按每头60元的标准为近400头黄牛进行配种补贴,黄牛配种数持续排全乡第一;发展庭院经济,为315户农民发放价值2万元、近4万棵蔬菜苗、种子。
“庭院经济示范户”、村民马木提江·艾依提有7亩恐龙蛋树、2亩味帝李子树,“都在我家后院里,一直使用农家肥,长出来的果实好看诱人,而且天然无公害”。“一年能有4万元收入,还能吃到自己种的菜、家里产的果。”看着“小庭院”变成“增收园”,他乐呵呵地说道。
驻托万买里村工作队申请专项补助资金13万余元,购置2台植保无人机,协调解决25吨化肥等生产所需物资,支持整合1200亩地的村办企业提高科学化种植水平。整合闲置资产,联合成立阿图什市首个村办滴灌带厂,协调解决变压器增压等用电难题,实现滴灌带“回收+造粒+塑造”全链条生产。
驻托格拉克村工作队指导村“两委”合规采用“村委会+企业+农户”的发展主体,稳步推进“骆驼+小山羊+鸵鸟”特种养殖延产扩链的发展模式。全年指导两家企业签署合作销售协议,获批衔接资金150万元138峰骆驼养殖项目,改建养殖圈舍500余平方米,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9万元。
村民库尔班·肉束力因患有血友病而无法外出打工,2024年6月以来,驻托格拉克村工作队就近就地协调他来养殖鸵鸟。“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离家近,活也不累。”库尔班每天给家里的牛羊喂好饲料,就到养殖基地给鸵鸟喂食,“牛羊吃的饲料,鸵鸟也能吃”,顺便打扫下鸵圈,最多两小时就完成工作了。“这半年来,领了工资,吃药的负担轻了,生活的品质高了。”库尔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