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佛山市总工会

佛山市总工会:

情系职工办实事 凝心聚力促发展

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通讯员霍嘉琪

本文字数:2859

  ▲佛山市总工会开展2025年职工新春年夜饭慰问活动。

  ◀佛山市三水区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开展调解工作。

  单位供图

  踔厉奋发守初心,笃行不怠担使命。广东省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以来,佛山市总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开展“惠工暖企助力高质量发展”春风行动,重点推进“五心工程”(凝心工程、匠心工程、安心工程、暖心工程和连心工程)建设,着力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素质提升、维护职工权益、提升职工服务品质等重点工作,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佛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工会力量。

  围绕制造业当家 助推职工由“工”变“匠”

  制造业是佛山的立市之本,推动佛山从制造业大市走向制造业强市,要依靠千千万万职工齐心协力。320多万产业工人在佛山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当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实施以来,佛山市总工会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组织保障,密切分工协作,广泛凝聚推进产改工作的强大合力,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佛山市供电局工会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落实专业岗位全覆盖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鉴定评价,形成“市、区、镇”三级专业化实训场建设,壮大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相结合的“三型”产业工人队伍;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工会依托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发挥劳模创新示范“传帮带”作用,培育出大批技术能手,带动企业产品附加值提升20%以上;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工会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工建、工建服务党建,通过“6驱动”党建工作模式,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以党员带头促进小组成员在生产上提质增效。

  “一步步走来,公司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在成长路上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工吴传桂表示,从江西老家小山村来到佛山打拼,17年来,他从职场小白成长为广东省两会农民工代表,无论思想还是技能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提升。“作为产业工人,我有着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近年来,佛山市总工会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等重大任务开展了以工业机器人、粤菜师傅、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等为主题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同时,深入开展“求学圆梦”学历提升补贴、技能晋级补贴、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技能领军人才带徒传技等各类活动,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加快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新型劳动者队伍。

  如今,在佛山,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如吴传桂一般,技能素质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目前,佛山高技能人才达4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35%。佛山产业工人由“工”变“匠”步伐加速推进,为实现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聚焦“工”字品牌 让“娘家人”服务触手可及

  凌晨一点,货车司机沈建中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抵达佛山市三水区苏宁物流园。他把车停在固定卡位后,熟练地来到园区的工会爱心驿站,通过手机扫码进入驿站,在自动售货机前买了些食物充饥后,拿上换洗衣服到驿站附近的服务点洗澡。驿站成了这位日夜劳作的“打工人”暂时的“家”。待天亮后工人装好货物,他元气满满地启程。

  工会是职工的“娘家人”,服务阵地是工会服务职工的载体。佛山市总工会秉持“职工在哪里,工会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聚焦职工现实需求,大力推动工会服务阵地建设,让工人文化宫、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爱心妈妈小屋、爱心饭堂等服务阵地“遍地开花”,让劳动者就近就便就能找到“娘家”。截至目前,佛山各级工会累计建成工人文化宫11个,推进建设的工人文化宫有6个,其中三水区实现了镇工人文化宫全覆盖;建成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851个,其中省级107家,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0个。

  在阵地建设的基础上,佛山市总工会还推出了一系列贴心服务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不断擦亮服务职工的“工”字品牌。例如: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职工足球邀请赛、湾区职工飞镖邀请赛、“德BA”篮球赛等一系列职工文化品牌体育活动;务实开展“三进五送”“智送清凉”“工会二次医保”、职工婚恋服务、职工免费体检、职工疗休养、职工子女夏令营、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会爱心托管托育服务等民生项目,让工会服务触手可及。

  在做好传统普惠性职工服务工作的基础上,佛山市总工会围绕职工对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载体,积极构建“精准化、普惠化、品质化”大服务格局,不断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在佛山粤工惠小程序,素质提升、权益维护、入会服务、职工书屋、场馆预订、优惠购票、购物专属折扣、出行优惠……职工会员“最后一公里”触达的服务圈逐渐形成。

  创新工作机制 打造高效工会法律服务体系

  佛山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广东首个“工业3万亿”地级市,万千企业在此扎根。遇到劳动争议时如何省时省力地化解,对企业与职工而言至关重要。

  2023年11月22日,佛山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揭牌,这是佛山市快递行业首家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该调解委员会在佛山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设有专门的办公场所,配齐专职调解人员、远程司法确认系统等资源,务求以高规格为广大职工打造一个诉前和解中心的“顺丰分中心”,必要时还可将巡回法庭“开”进企业。顺丰小哥及企业其他职工遇到矛盾纠纷时,可申请调解,享受专业高效的调解服务;调解成功以后,调解协议可以在调解委员会进行线上同步司法确认,让协议具备法律效力;若调解不成,可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快速进入诉讼程序,使得矛盾纠纷得到高效解决。

  这是继佛山“法院+工会”诉调对接机制、“人社+工会”裁调对接工作机制后的又一创新。2017年4月,佛山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劳动争议诉调对接试点地区,与佛山中院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诉调对接试点工作的规定(试行)》,全面设立“法院+工会”联合工作室,由工会指派特约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到工作室开展诉前、诉中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并参与诉后释法答疑等工作,形成纠纷化解合力,率先成功建立了“法院+工会”的诉调对接机制,改革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栏目报道,获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总工会推广。此后,佛山市总工会进一步探索建立“人社+工会”裁调对接工作机制,由人社、工会联同劳动关系三方各家单位,联合设立覆盖市、区、镇(街道)的三级联调中心,与各级劳动仲裁机构合署办公,力争将劳动领域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一直以来,佛山市总工会坚持创新工作举措,着力解决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重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将劳动争议化解工作触角进一步向企业端延伸落地。

  从“法院+工会”到“人社+工会”,再到企业内部设立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佛山形成了一个覆盖“诉—裁—调”全阶段、全链条、管道式的工会法律服务体系,确保劳资纠纷案件不外溢、不扩散、不变质,实现纠纷的有序分流和高效化解,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东南方工报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 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横路5号6楼
电话 : 020-83882464
手机版
南方工报佛山市总工会 07情系职工办实事 凝心聚力促发展 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通讯员霍嘉琪2025-02-17 2 2025年02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