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提升类服务为职工搭建了成长的阶梯,助力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步步高升;园区治理类服务让职工成为园区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共同为园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志愿服务类服务激发了职工的公益热情,让他们在奉献中收获快乐与成长……这些服务,是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桂工业园“园区和谐号·公益直通车”每节“车厢”上的内容。近年来,在南海区总工会“赋能职工双向融入”的理念指引下,里水镇和桂工业园通过公益直通车的形式,以园区为站点,每节“车厢”载着接地气、贴心的服务直达基层职工,实现职工与园区的深度交融与双向融入,共同绘就一幅和谐园区的美好画卷。
以微公益创投为引擎
构建完整服务体系
“园区和谐号·公益直通车”项目以微公益创投为引擎,驱动园区基层工会、公益资源与社团的广泛参与,共同聚焦职工需求,关注园区公共事务,为企业和职工回馈社会、参与社会治理开辟了新路径。
里水镇总工会副主席黄丽勤介绍,项目通过“四微”策略——微宣讲、微培育、微参与、微建设,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精准对接职工需求,激发基层活力。
微宣讲,如同春风化雨。项目组深入企业一线,倾听职工心声,调研职工、企业及园区的实际需求,为服务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项目组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服务项目,确保每一项服务都能精准触达职工的心田。
微培育,是项目成长的摇篮。项目组通过组织外出交流活动,让基层工会骨干在优秀企业的实践中汲取养分,提升活动策划与项目管理能力。同时,通过表彰杰出项目与优秀组织者,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园区基层工会服务的新风尚。
微参与,是项目活力的源泉。在2023年—2024年的公益创投活动中,项目组资助的10个服务项目覆盖8个企业基层工会,直接惠及800人次,间接受益人数达1500人次,项目有职工子女夏令营、职工技能培训(比赛)、绿美园区(厂区)行动、职工志愿服务、职工文娱活动等。
微建设,则着眼于服务队伍的建设与服务设施的完善。项目组积极引导企业组建职工志愿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职工在服务中感受责任与担当。同时,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确保职工能够享受到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
职工与企业同频共振
共绘和谐园区新篇章
“园区和谐号·公益直通车”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职工搭建了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舞台,更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在项目的推动下,职工与企业实现同频共振,共同为园区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美特机械有限公司工会开展的职工子女夏令营活动,不仅丰富了职工子女的假期生活,更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真正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工作。”该公司工会主席廖诗慧说,2024年,工会联动企业资源,让有特长的职工化身“老师”,助力40名职工子女在厂区度过24天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
木井方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开展了近2个月的环境美化系列大行动。“改造后的企业林荫小道,中午散步的人多了。大家下班之后,还会到小菜园里看看自己种下的蔬菜有没有开花、结果。小菜园的标识牌设计新颖,全部由职工利用公司剩余废料加工制成。”公司工会委员杨媚表示,通过“园区、菜园、宿舍”三合一,厂区环境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展现了职工“变废为宝”、绿色生活的独特理念。
“将职工纳入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使公共服务更加贴近职工需求,职工不仅收获了一个优美的企业环境,园区也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治理能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园区格局。”黄丽勤说。
此外,“园区和谐号·公益直通车”项目还通过引入企业自筹资金,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减轻了政府和社会的负担。据统计,项目自2018年开展以来,已成功孵化43个职工活动,服务职工五千余人次,涵盖技能提升、亲子关爱、环境治理、文娱康乐等多个领域。这些活动不仅满足职工的多样化需求,更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