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吕红珍。单位供图
谈体会 “为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提供了行动指南”
记者:请谈谈您对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的学习体会。
吕红珍:在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让我体会最深的一句话是:“全省各级工会要牢记‘国之大者’‘省之要事’,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在全省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这句话跟后面的“全省各级工会要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和职工需求,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互呼应,前者着眼于“大”,强调的是工会组织如何把握职能定位、如何谋划工作、如何为中心大局增光添彩;后者着眼于“小”,强调的是工会组织如何树立工作导向、如何挖掘职工需求,如何做好职工群众的“关键小事”。这一“大”一“小”与报告提炼的“必须强化全局意识”“必须强化职工立场”等工作经验一一对应,为我们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主动适应职工队伍新特征和劳动关系新变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谈思路 “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广泛组织动员职工建功立业”
记者:结合报告和珠海实际情况,谈谈珠海工会在引领职工建功立业、推动产改、维护职工权益、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将如何布局出新?
吕红珍:工会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牵头推进单位,在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激发职工创新潜能、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团结动员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未来五年,珠海市总工会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做好凝聚思想共识的工作。引导广大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部署要求,不断巩固广大职工团结奋斗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创新打造“珠海职工大思政课”,用职工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语言,广泛宣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就成果、政策利好等情况,突出做好知识分子、技能人才、青年工人等重点群体工作,切实增强思想引领实效。
做好激发创新潜能的工作。持续深化群众性创新活动,突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广泛组织职工参加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引导职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洪流中创造一流的工艺、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加强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展示、交流、推广,推动健全职工创新成果分享机制,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利用,强化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充分调动保护职工创新创造的热情。加强劳模和工匠选树宣传,积极推动把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之日定为“珠海工匠日”,与珠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我是珠海建设者”主题宣传活动,激励更多职工争当先进、争创一流、勇于创新,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做好提升技能素质的工作。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发展方向,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深化落实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培养更多以大国工匠、卓越工程师等为代表的工匠技能人才,着力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推动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职普融通,倡导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企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加强与产业实用技能的关联性培养,使技能工人从专业知识、业务操作等方面阶段性不断提升,着力培养更多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新型生产工具的应用型人才。推动构建技能形成体系,深化“求学圆梦”行动、劳模工匠本科班、产业工人大培训等活动,优化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职业技能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匠学院、职业教育学院、企业实训基地等作用,向广大职工提供普惠性、均等化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做好增进职工福祉的工作。推动落实人才政策,推动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党委、政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健全高技能人才引进、使用、保障、激励机制,对具有高超技艺技能和一流业绩水平,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加大表彰奖励力度,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深入实施职工生活品质提升行动,切实维护好职工特别是技术工人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各方面合法权益。提高产业工人公共服务水平,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着力破解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当工人难题。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工人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推动技术工人享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政策。拓宽技能人才发展空间,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搭建技能人才职业成长平台。
做好助力企业发展的工作。立足工会职能加强企业服务保障,加大对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等惠企政策的宣讲普及力度,健全“工会干部挂钩联系企业”等工作机制,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招用工、人才储备、职工培训、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方面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聚焦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全面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依托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积极开展技术帮扶、技能培训、“师带徒”等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发挥工会协同优势,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谈未来 “着力打造叫得响的珠海首创特色改革品牌”
记者:请您从个人角度谈谈工会工作的意义,以及在工会干部岗位上的收获、感受和故事。
吕红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催生了大量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劳动关系的确立和运行、职工权益的维护和保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一些新业态平台通过业务外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等方式,试图淡化、模糊劳动关系,以规避劳动用工主体的法律责任。此前,珠海工会就有在物流公司拒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协助快递员成功维权的案例。
作为一名工会主席,我认为,工会组织要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和职工需求,积极加强源头参与,不断丰富拓展职工服务的载体、内容和边界,努力使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珠海工会除了常态化为职工提供维权服务以外,还主动前移服务阵地,在珠海全市范围内建设了194个工会驿站,覆盖所有镇街一线,每年依托工会驿站开展应急救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职业病及精神病预防等活动近500场,并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爱心午餐、免费饮水、应急充电、临时休息、简易医疗、交友互助等暖心便捷服务,有效破解其“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交友难”问题。
记者:您对全市工会干部有着怎样的期许和寄语?
吕红珍:珠海各级工会历来具有走在前列、勇挑重担的光荣传统,为工运事业发展贡献了许多智慧和经验。
希望全市各级工会干部继续传承发扬珠海红色工运精神和特区精神,认真落实好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和珠海市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坚决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则满、关门过小日子的心态,全力争创一流、勇夺第一。
希望全市工会干部牢固树立创新思维,敢于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创新,率先领任务、作试点,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心大局,着力打造一批全国全省叫得响的珠海首创特色改革品牌。
希望全市工会干部持续推动作风转变,坚决破除“等靠要”,铁腕整治“慵懒散”,以珠海发展大局作为引领我们工作方向的“指南针”,以职工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成果的“试金石”,以“一步一个脚印”的韧劲和“干一件成一件”的决心,让更多改革创新举措落地见效。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