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

心理健康与肌肉骨骼疾病首入职业病范畴

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穗卫健宣

本文字数:935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穗卫健宣)4月25日—5月1日,是我国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4月25日,广州市首场职业人群心理健康宣讲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举行,拉开《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序幕。记者在现场获悉,最新调整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首次将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纳入职业病范畴,标志着我国职业病防治向身心全面保护的跨越性发展。

  2024年12月,国家卫健委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国家疾控局等四个部门,发布了新调整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此次调整首次将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纳入职业病类别,并新增了两种职业病,其中职业性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2025年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职业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王致表示,“职业性创伤后应激综合征是指在出现重大灾情,包括像地震以后在现场施救的一些消防人员、警察、医护人员参与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后发生的延迟或长期应激反应,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受损。”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纪委书记、主任医师夏丽华表示:“职业健康必须涵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兼顾,才能真正保障劳动者权益。”

  最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从十大类132种调整至12大类135种,除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外,还新增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如制造业常见的腕管综合征,患者因长期重复作业导致手部麻木、疼痛甚至功能障碍。王致表示:“这类疾病需在专业机构诊断,确诊后可按工伤认定。”

  广东近年来大力推进职业健康防护,全省2.3万家企业完成职业病危害治理,已申报危害项目用人单位达18.9万家,近5千家中小微企业得到职业健康帮扶服务,完成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290多万人次,累计建成7家职业健康体验馆、257个职业健康小屋、1319家健康企业和选树2998名职业健康达人。

  截至目前,广州市疾控中心已累计帮扶中小微企业1217家,惠及一线劳动者45000余人,发出危害治理方案建议书、主体责任告知书4000余份,为417家困难企业提供免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全市新发职业病实现连续三年逐年下降,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东南方工报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 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横路5号6楼
电话 : 020-83882464
手机版
南方工报要闻 04心理健康与肌肉骨骼疾病首入职业病范畴 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穗卫健宣2025-04-29 2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