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高达8.2%,是死亡增速最快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然而,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有10%,70%的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慢性肾脏病?南方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聂晟为大家作出解答。
病情早期无明显信号
“慢性肾脏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肾脏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等患者出现明显的不适时,病情可能已进入晚期,甚至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聂晟表示,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延缓肾脏病进展十分重要。
就早期预防而言,可以通过控制导致肾病的危险因素来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如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监测和控制血糖;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合理的体重;应避免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肾损伤的药物,例如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和成分复杂的“秘方”“偏方”等。
慢性肾脏病的早期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那么,如何早期发现肾脏异常的信号?聂晟指出,正常尿液的外观通常是淡黄色、清晰透明,如尿液外观出现异常,如泡沫尿、血尿,或出现频繁夜尿、下肢浮肿等情况,应尽快就诊;其次,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及B超检查是评估肾脏是否有疾病的最主要手段。年轻人出现高血压应该注意检查尿蛋白,糖尿病患者应从确诊开始每季度做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如何治疗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是一个持续、动态过程。聂晟表示,该病症不仅要靠医生精心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更需要患者及家人在饮食控制、生活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行配合,医患协力,缺一不可。
例如,慢性肾脏病患者摄入主食、蔬菜、肉类、谷物需要均衡,避免饮老火汤或暴饮暴食。建议选择优质蛋白,包括瘦肉、鸡肉、奶、蛋、鱼和大豆等。需要控制蛋白摄入量,早期肾脏病建议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8—1g,而中晚期肾脏病则为每公斤体重0.6—0.8g。另外,良好的血压、血糖控制至关重要。患者应居家监测血压、血糖,并坚持记录,及时与门诊医生沟通。
除此之外,聂晟提醒,慢性肾病患者常常伴有高尿酸血症,可以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导致尿酸结石,也可以在关节旁形成痛风结节,痛风发作时剧烈疼痛。此类患者需要避免进食海鲜、老火汤、动物内脏这些高嘌呤的食物,要戒酒,尤其是啤酒和葡萄酒;应在医生指导下降尿酸治疗,而不应在痛风发作时反复服用止痛药,以免进一步损伤肾功能。
(李晓姗 张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