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近日,《公安部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发布。《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62号)共111条,此次修订拟修改5条,其中提到,自2025年1月1日起,拟将大中型客货车准驾车型的年龄上限由60周岁延长至63周岁。
新京报:大中型客货车准驾年龄上限延长至63岁,既与国家弹性延迟退休政策合理衔接,也依然体现了对其特殊性的兼顾和平衡。
从现实看,延长大中型客货车准驾年龄上限,将带来多重积极影响。首先,准驾年龄上限延长后,直接代表着大中型客货车司机的“职业寿命”延长,这将更利好相关群体在60岁以后的收入乃至家庭生计保障。
其次,这也是一种积极示范。众所周知,大中型客货车一般都属于商用车,且操控难度大,对驾驶技能要求也更高,同时还与公共安全息息相关。这类“特殊车辆”的准驾年龄上限延长,可为其他方面准驾年龄、从业年龄等规定的“优化”进一步凝聚共识。
不过,法律上的准驾年龄上限延长后,也要避免实践层面的“滞后”。像一些物流货运企业会不会出现依然拒招已满60岁但未至63岁年龄上限的司机?相关的车险规定是否也需要及时调整?这既需要企业观念的转变,也需要配套规则的衔接,相应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更应同步跟进。
总体上,司机准驾年龄上限的延长,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进程、顺应延迟退休改革的行动,也是劳动力资源结构变化之下必要的社会应变调试。
对此,一方面,从制度到社会心理层面,都注定得接受“老司机”越来越多的现实;但另一方面,如何妥善把握好由此可能衍生出来的新风险和问题,同样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