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据新华社报道,四川成都市从去年8月开始试点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据统计,该措施实施后,在日均门诊量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避免重复挂号。
中工网:此番成都的试点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运用信息手段重新对挂号系统进行了升级调整,效率更高。比如通过信息系统改造,可以自动判断出符合“一次挂号管三天”条件的患者,随后系统自动给这些患者分配序号,患者三日内复诊时,可按序号等候就诊。
信息技术的高效运用,可以减少人为干扰,使“一次挂号管三天”更加公平。假如“一次挂号管三天”的复诊患者随到随看,或者等患者到了现场才进行调整,就容易打乱初诊患者的就诊秩序,初诊和复诊患者容易为此产生矛盾。医生的精力分配、放号的数量、预约挂号的精准度等,都难免会受到影响。通过信息手段自动判断需要复诊的患者,并事先为这些患者分配复诊序号,可让“一次挂号管三天”带来的复诊情况尽在医院掌握之中。
事实上,信息技术在“一次挂号管三天”方面的运用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患者看病进展到哪种程度、是否需要复诊、复诊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段等,信息系统都可以作出预测和判断。让信息技术手段为“一次挂号管三天”举措服务,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系统性地运用信息手段完善“一次挂号管三天”举措,是一条值得探索和推广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