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总工会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提升职工素质。
■禅城区总工会在爱心驿站开展工伤预防宣传活动。单位供图
深入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强基工程”等专项工作,服务职工的“桥头堡”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创新采取“培训+竞赛+等级晋升”的活动模式开展各类劳动竞赛,培养技能人才为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打造“工事共商”禅城样本,推动劳动关系“和谐号”行稳致远……五年砥砺奋进,硕果累累。广东省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以来,佛山市禅城区总工会围绕全区工作大局,着力提升工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形成一系列有影响、有特色的工会工作品牌,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凝聚起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禅城实践中展现基层工会新作为。
强基固本,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2024年10月,省总工会印发《关于认定2024年度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强基工程”建设项目单位的通知》,公布了2024年度广东省推进‘强基工程’建设县(区)级总工会的名单,在全省10个单位中,禅城区总工会占得一席。
五年来,禅城区总工会始终聚焦基层强基固本,一手抓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一手抓基层工会作用发挥,全力推动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促使基层工会创造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禅城区总工会深入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强基工程”等专项工作,打造一批高质量的非公企业工会,把服务职工的“桥头堡”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如宏宇集团工会成立职工生涯咨询服务站,线上线下不定期为职工及其家属开展“一对一”咨询服务,解决职工职业发展困惑,指导职工亲属就业选择、职工子女高考填报志愿等问题。
同时,禅城区总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进一步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大力推进25人以上企业组建工会专项行动,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其间,深入开展全区外卖配送、货运司机队伍等新就业形态发展现状、运营机制调研,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灵活、组织形式多样等特点,探索新型建会模式,通过企业“单独建”、行业“推动建”等方式,推动成立佛山首家网约送餐员企业工会和网约货车企业工会,在新业态劳动者建会上实现了新突破。
在建会基础上,禅城区总工会大力推动工会服务阵地建设,建成禅城区产业工人文化服务中心、职工服务中心、工会驿站、职工书屋、爱心妈妈小屋等基层服务站点超百个,让劳动者就近就便就能找到“家”,并依托阵地开展超700场活动,服务职工近4万人次。
工事共商,多方合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禅城区绿岛湖片区的东鹏集团总部大楼6楼饭堂,有一面“美食愿望墙”,员工可以写上想吃的菜品,厨师根据实际情况,每周做一次“愿望成真菜单”。该做法落地运作以来,得到了员工的充分认可,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
“美食愿望墙”的成功打造,正是禅城区总工会创新性地提出在建会企业搭建“工事共商”议事平台的结果。
2024年,禅城区总工会以“强基工程”为依托,在佛山全市创新性地提出在建会企业搭建“工事共商”议事平台,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和劳资沟通协商协调机制,打造“工事共商”禅城样本。佛山市东鹏陶瓷发展有限公司工会积极响应,在已建立的“合理化建议”机制基础上,搭建“工事共商”议事平台,并打造全市首个“工事共商”议事厅。截至目前,该公司的“工事共商”议事厅已收集职工意见124条,解决职工诉求119条,解决率达96%。
目前,禅城区总工会已推动21家企业工会和佛山市城市配送行业工联会建立“工事共商”议事平台,线上线下推出多项措施,解决职工实际问题,形成“遇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除了打造“工事共商”禅城样本,禅城区总工会还坚持维权维稳相统一,建立完善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长效机制,注重劳动争议案件从受理到办结全流程的及时介入,不断深化“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和“人社+工会”裁调对接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和新业态从业纠纷联合调解中心全覆盖,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职工维权服务体系。
产改赋能,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
搓泥、拉坯、装饰,融合醒狮、功夫、瓦脊公仔等禅城传统文化元素,将陶泥塑形变成一件件艺术作品……这是2024年禅城区首届“美陶工匠”职工陶瓷产品设计师职业技能竞赛中的情景。
近年来,禅城区总工会创新采用“培训+竞赛+等级晋升”活动模式开展各类劳动竞赛,超400名职工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效果明显。
立足新发展阶段,进一步谋划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8月,《新时期禅城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为禅城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画好“路线图”。方案明确指出,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立足禅城产业发展特点和方向,着力构建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的体制机制,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与禅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工人队伍。
技能是产业工人的立业之本。2024年,佛山市东成立亿纺织有限公司生产部领班梁泽江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一名杂工到全国针织行业技术能手,从一线产业工人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泽江的奋斗故事激励着众多一线产业工人。
禅城区总工会大力开展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培育选树工作,举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主题系列活动,编印《致敬劳动者系列丛书第一辑:致敬劳模》,不断激发职工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目前,禅城区产业工人达37万人,其中技能人才达28万人,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南风古灶获评“广东省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产改工作走深走实,服务高质量发展作用更加彰显。
数读五年
●劳模引领
推荐评选各级劳动模范37名、先进集体34个、工人先锋号38个、先进劳动者34名,全国、省五一劳动奖24个。
●建功立业
开展劳动竞赛240场,参赛职工约4.8万人次,赛出市、区两级职工技术状元43名、技术能手230名。
●建会入会
新建基层工会647家,新增会员4万多名。
●竭诚服务
建成基层服务站点超百个,依托阵地开展超700场活动,服务职工近4万人次。
●权益维护
办理法律服务案件488宗,受理职工投诉咨询案件576宗611人次,结案率达100%;诉裁调对接受理案件5759宗,服务职工6791人次,为职工追回薪酬待遇达4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