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职工

“金广”抓斗挖泥船维修团队打破技术壁垒

给“世界第一抓”植入“中国心”

全媒体记者徐丘濂 通讯员陈振强 林振宇 李允中

本文字数:1122

  3月15日,隶属中交广航局的世界最大抓斗挖泥船“金广”静卧在珠江口畔,吊机轰鸣,人声迅速被作业的隆隆声淹没,在蔼蔼浮光中,这艘百米巨轮正经历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心脏移植”手术。

  “三、二、一,起吊!”随着船舶机务主管王志华一声指令,高约19米、直径1.1米,重量超3艘空载波音737客机的抓斗重机升降油缸缓缓升起,大约一小时后,油缸精准地被安装到基座上,在场人员紧锁的眉头终于渐渐舒展。

  “升降油缸类似汽车发动机活塞,通过上下循环运动,为抓斗提供强大动力,可以说是整艘船的‘心脏’。”船长刘正谦介绍道,“但因常年海上特殊环境下持续作业,‘金广’在去年夏秋之交的一次施工后,油缸再次出现损坏漏油情况,如不及时处理,整船将会陷入瘫痪中。”

  新任务迫在眉睫。“金广”油缸原产自日本,由于各种原因,厂家已破产难觅。“金广”维修团队经多方打探后,得知同时期的一艘姊妹挖泥船在日本正有意售卖相关配件,团队马上联系,正当以为问题即将迎刃而解时,现实却泼下一盆冷水。“尽管只是二手油缸,卖家开口就要1000万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且维修周期漫长,不想被卡脖子,就只能自主创新。”维修负责人胡知亭记忆犹新。

  然而,将想法付诸实践却绝非易事。维修团队经多方走访比较,最终确定国内一家资深专业厂家,开启了联合攻关之路。由于油缸体型巨大,纵观全球也屈指可数,一时难以分解研究,维修团队只得先从外入手。“在液压油缸的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精度是至关重要的生命线。我们现场严格测量尺寸、核定参数,确保新油缸吊装后杆头与原有设备精准连接,特别是左右两侧耳板和关节轴承三孔同心,轴销穿过的误差要求不超过0.02毫米,如同风中穿针引线,十分考验操作技能。同时,油缸底座与甲板上的基座的精准契合也是确保整体性能的关键。”胡知亭介绍道。

  与此同时,更为关键的内核部分研发也在紧锣密鼓进行。面对极高的行业要求和技术壁垒,中交广航局疏浚公司配足专家和部门骨干,从材质分析到工艺优化,全流程、全周期深度穿透各个环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兵团式”联合作战,维修团队仅用85天就完成重机升降油缸的设计和生产,比计划提前2个月。“我们所做的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从一页纸起步的自主创新,新油缸不光比原来的重量减轻了25吨,而且性能更优,成本也大幅降低,还不到二手油缸价格的二分之一,拥有了一颗强大的‘中国心脏’。”回忆起每一个细节,中交广航局疏浚公司副总经理吴永彬感慨万千。

  “干了几十年的疏浚工程,走过了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港口,每个疏浚人从心底里都懂得,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道理,只有把自主创新这个‘铁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才能有不断干成事的底气。”刘正谦望着焕然一新的“金广”由衷感慨道。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东南方工报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 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横路5号6楼
电话 : 020-83882464
手机版
南方工报职工 05给“世界第一抓”植入“中国心” 全媒体记者徐丘濂 通讯员陈振强 林振宇 李允中2025-03-24 2 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