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知道

大脑中各司其职的“爱情激素”

本文字数:589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当某个特定之人的外表、声音、气味以及行为等元素,作用于人的大脑时,会刺激大脑分泌出一系列化学物质,让我们沉浸在浪漫、幸福、快乐与轻松之中,进而激发出早期强烈的情感冲动,这便是爱情。科学家把这些化学物质命名为“爱情激素”,它们作为人体分泌的神经递质,在爱情中各司其职。

  苯基乙胺 从一见钟情到坠入爱河,苯基乙胺(PEA)一路相伴。这种人体自产的神经兴奋剂,能让人瞬间进入极度兴奋的状态,使恋人双方产生来电的感觉,让人在爱情里勇往直前、不知疲倦。不过,它也会让恋爱中的人眼里只有彼此,暂时忘记爱情之外的事物,PEA带来的激情高峰通常能持续6个月到4年,平均不到30个月。

  多巴胺 多巴胺作为人体分泌的重要神经递质,不仅参与人体多种功能的调节,还会影响我们的记忆系统。当脑内的多巴胺分泌增多时,人就会感到非常开心。恋爱时。拥抱产生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就是多巴胺带来的甜蜜馈赠。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有强大的血管收缩作用和神经传导作用,能够让恋爱的人心跳加速,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它通过升高血压、心率和血糖,为爱情增添了一份紧张又刺激的氛围。

  内啡肽 内啡肽一般在热恋过后的时期分泌较多,可以让恋人的情绪趋于平静,稳固感情,把激情转化为细水长流的陪伴。如果能在激情褪去后及时分泌内啡肽,爱情便能历久弥新,很多人也因此走进婚姻殿堂,所以它又被称为“婚姻激素”。

  (来源:北京科学中心)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东南方工报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 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横路5号6楼
电话 : 020-83882464
手机版
南方工报知道 08大脑中各司其职的“爱情激素” 2025-03-24 2 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