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应急管理局开展“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资料配图
本报讯 9月10日,省应急管理厅透露,今年以来,全省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企业达40.9万家,覆盖率达99%;企业内部报告事故隐患共20.6万项,整改率达98.3%,发放奖励金额2276.8万元。
今年2月,《关于建立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创新性提出“双重激励”机制,标志着广东安全生产治理进入新阶段。
什么是“双重激励”机制?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对企业员工内部报告且企业正在积极整改的隐患,可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对报告隐患的员工给予重奖,激发全员参与,“这解决了过去员工‘不敢报、不愿报’和企业‘整改动力不足’的双重困境。”
政策落地后,央企、国企与大型民企率先破局,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激励模式。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石化”)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报告奖励机制》,包含全员隐患排查奖励、发现重大安全环保隐患奖励、直接作业环节管理先进装置奖励等六个模块,并通过“低头捡黄金”“最负责任员工”评比以及“安全随手拍”三项机制开展。“如今每个月的隐患整改率可达80%,今年以来公司累计发放奖励超50万元。”广州石化化工2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建立完善报告奖励机制,广东还依托“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重点围绕报告渠道公示、隐患受理流程、评估分级管理、奖励及时兑现、内部闭环处理五个方面开展指导。截至目前,共2.54万人次专家深入1.85万家企业,并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提供差异化指导。(陈亨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