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据报道,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今年已设立“宠物”本科专业。这一新兴专业聚焦猫、狗、马等伴侣动物,毕业生可能会进入相关的宠物企业工作。
光明网:2024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1.9%,全国注册的宠物相关企业超50万家,但全国持证兽医不足7万人,宠物营养师、行为训练师等细分领域人才缺口巨大。在此背景下,“宠物”本科专业的设立正当其时。
有人质疑“给猫狗洗澡也算大学专业”,有人认为宠物行业门槛低,无需系统高等教育,这些观点暴露出一些人对现代宠物科学的认知偏差。该专业聚焦伴侣动物如猫、狗、马等,课程设置涵盖营养与饲料、遗传与育种学、繁殖学、宠物驯养与护理、犬猫行为学、宠物美容与健康等,将有效填补宠物医疗、营养、行为训练等领域的人才空白,通过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应该看到,“宠物”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将原本经验主义的宠物相关事宜纳入科学教育的体系框架,通过标准化的课程大纲、科学化的培养方案与规范化的实践考核,将传统零散的行业经验升维为可复制、可验证的专业知识体系,推动整个宠物产业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标准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耦合。该专业的职业发展图景已延伸至产业全链条,毕业生不仅可在动物诊疗机构从事临床兽医工作,在科研院所深耕伴侣动物遗传改良,或在宠物食品企业担任营养研发专家,还能进入政府部门参与宠物福利政策制定,甚至赴国内外高校深造。
随着宠物数量增加,宠物福利、权益、行为规范等伦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宠物本科专业也可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支持。这种跨文化的学科建构,让专业教育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成为推动生命伦理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