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砸坏记者采访设备,靠拳头不能捂住问题

本文字数:721

  据“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15日,湖南媒体发布视频称,市民举报在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买到疑似不合格产品,记者实地采访过程中遭企业负责人阻挠。视频画面中,一男子从记者手中抢过摄像机重重摔碎,并试图抢夺记者手机。目前,该男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视频一出,令人愕然,引发众怒。恰如中国记协所指出的,采访是记者的权利,正当舆论监督受法律保护。这位企业负责人公然砸毁记者摄像机,究竟哪来的胆子和底气?对此,这位负责人称,“事情发生像鬼一样,确实是冲动了,不能违法”。

  轻飘飘的一句“像鬼一样冲动”,暴露出当事人对法律与监督的双重漠视——摄像机被摔碎的那一刻,法治的尊严以及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也碎了一地。

  所谓“冲动”,不过是抗拒监督的托词而已。该负责人面对消费者时装得坦坦荡荡,记者一来就原形毕露。这种两面派做法说明,砸摄像机根本不是情绪失控,而是骨子里敌视舆论监督。真金不怕火炼,产品若真没问题,何必怕记者正常采访?暴力阻拦,只会引发更多公众质疑。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明文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机构及其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监督镜头其实是市场的“照妖镜”。摄像机被摔砸、记者被推搡,伤的不只是媒体,更是整个社会的监督网络。企业负责人那句“不能违法”的醒悟来得太迟了,若不能真正学会敬畏监督、敬畏法律,只会成为法治社会的反面教材。

  每一次追寻真相的努力都该得到保护,每一起阻挠记者的恶行都应受到惩罚。唯有如此,才能使更多企业在面对镜头时学会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用暴力沟通。

  靠拳头不能捂住问题。越是“捂盖子”,越容易“捅娄子”。所有企业都该明白一个道理——砸记者摄像机的拳头举得越高,法律的铁拳就会落得越重。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东南方工报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 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横路5号6楼
电话 : 020-83882464
手机版
南方工报时评 02砸坏记者采访设备,靠拳头不能捂住问题 2025-07-18 2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